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蕭大勝 拚經濟策略與個人特質是關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二十二日電)馬蕭在總統大選取得壓倒性勝利,台灣將進入國民黨一黨主政時代。儘管大選期間,馬蕭飽受對手綠卡、一中市場的攻擊,但因大環境對民進黨不利,加上馬英九的人格特質,與他下鄉直接面對民眾深植拼經濟訴求,終於擺脫四年前連宋南部大輸的困境,成功贏得多數縣市。

當去年謝長廷贏得民進黨黨內初選時,馬營內部即評估是場不好打的選戰,主因在於謝長廷擅長製造議題、掌握主動,選舉過程也證明,謝營不斷以綠卡、一中市場等議題,成功困擾馬營。

馬蕭這次獲得壓倒性勝利,在全國贏得二十個縣市,一方面大幅縮小四年前連宋在南部的敗選票數、一方面則擴大在北、中、東部的領先優勢,是獲勝的帳面成績單。

分析馬蕭勝選的因素,首要的原因應是大環境對民進黨不利,儘管政府公布多項數據希望證明台灣的經濟仍有進步,但人民的感受顯然與政府的數字有距離,也讓馬營很早就定位選戰主軸就是拚經濟、救民生,不管對手拋出什麼議題,都不能偏離主調,堅持在熟悉的戰場作戰。

馬英九去年五月起的騎腳踏車南北縱走、七月起的下鄉長住宿民宅,直接活化經濟議題,讓端出的政策牛肉與選戰訴求能引起北中南民眾的共鳴,住宿中南部民宅,直接化解中南部選民對馬英九的疑慮與刻板印象,下鄉勤做筆記並要求專業幕僚隨時提供建言,則讓政策白皮書不致淪為空談。

而馬英九的個人風格,與最後重點期間密集下鄉消毒綠營一中市場議題,也是馬蕭這次能在艱困的中南部大幅縮小劣勢的主因。此外,馬營在重要操盤手金溥聰的主導下,重用大批非國民黨組織的年輕幕僚,加上馬團隊素來有別於傳統國民黨風格,也是馬蕭能過關斬將的關鍵。

一位馬營幕僚表示,馬英九在選前夜即要求,如果勝選,將會是一場「沒有香檳的慶功晚會」,因為馬英九深知,國民黨的勝選,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奠基於民眾對民進黨八年執政的不滿,馬英九就職後將背負更大來自人民的壓力,稍一不慎,明年的縣市長選舉,就很可能就是讓對手民進黨重新站起的時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