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金】食物何價?

財子

標籤:

【大紀元4月21日訊】老人家常掛在咀邊的一句話:「浪費食物,會折墮的。」

人活著不吃不行,而食物又是否真的可以如願長吃長有、源源不絕?人口急速上升,對食物需求與日俱增,這個世界到底能夠容納多少人而不至於資源枯竭?這些都是科學家和人類學家應該去研究和解答的問題。

食物何價?豐裕則賤,短缺則貴!到沒得吃之際,即千金不能匹比,因為代價是餓死,道理顯而易見。

價格上升之因由

直到近期,新聞頭條均以食品價格高企和食物短缺為大標題。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導致今次食物危機的主要結構原因有三:

‧ 人口攀昇,平均壽命延長,多年來世界各國政府似乎都沒有因此作出未雨綢繆之相關準備;
‧ 世界環境受到污染,又以內地更為嚴重,長江及黃河流域被成千上萬間化工廠的排污物充斥著,水質變異,農產品種植成本上升;
‧ 各地政府為建立強大國邦而爭奪能源,而油價上揚更驅使人們豁出一畝又一畝的耕地,以發展與能源相關的產物。

臨急抱佛腳的措施

事到如今,各處政府只好向現實低頭,宣佈一系列措施去解決食品竭盡之問題。這樣一來,無疑是直接告訴我們,食物真的相當缺乏!各地已頒布的政策包括:

‧ 中國中央政府決定對農務業之撥款由07年的人民幣1,300億,急增至08年的5,600億;
‧ 印度政府禁止出口非印度特米(ban on non-basmati rice exports);
‧ 印尼政府計劃禁止出口米到外地,又打算入口米量150萬噸,以解供應貧乏;
‧ 南韓政府宣佈減輕農產品入口關稅,包括玉米和小麥,以增加當地食物之源。

投資者的對策

部份落後國家已開始有饑荒出現,實在令筆者痛心至極!

食物何價?物罕為貴也。香港人幸福的地方是,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有投資的選擇。

如慾擺脫陰雲蓋頂的股市而另覓出路,不妨考慮投資農產品價格或與其掛鉤的基金,而非農業股。

農業股的問題是它們的產量未必得到保證,以及管理層的錯誤決定可能會引致企業出現危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談股論金】顧問的顧慮
【談股論金】人豬情未了
【談股論金】天下第「1」車牌王
【談股論金】險中之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