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合會:續推稻米援助計劃 國際能見度高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二十二日電)面對全球糧食短缺,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李新穎今天說,台灣多年協助友邦發展主食生產計畫,雖然無法單獨達成各國糧食自給自足,但成效已很不錯;鑒於稻米援助計畫在國際能見度高,未來國合會將配合農委會並協調國際組織,協助緩和他國糧荒問題。

李新穎上午在外交部記者會說,面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台灣對於友邦多年來也推出各種糧食援助與生產計畫,雖然以台灣有限援外資源,無法單獨達成他們國內糧食自給自足的成果,但已有效緩和短缺,成效已很不錯。

他表示,以非洲地區為例,國合會在西非友邦推出合作計畫協助生產稻米、在南非友邦則協助生產玉米,這些都是主食生產計畫,特別是在布吉納法索實行的「巴格雷屯墾區」稻作計畫,更是具有指標性成果,連世界銀行與非洲開發銀行都希望借重經驗到其他非洲國家推廣。

李新穎指出,在中南美洲區域,像海地與尼加拉瓜,國合會每年配合農委會推出稻米捐助暨運送計畫。經統計,去年送出去的稻米,累積市值加運費超過一千萬美元。

他說,稻米捐助涉及的層面非常廣泛,包括運送資源的準備、品質篩選、當地配送,還要考慮到不要造成當地市場衝擊。

李新穎表示,面對糧食價格高漲,現在若推出稻米援助計畫國際能見度會很高,國合會將與農委會商量,並看看哪些國際組織願意協助當地運送與配送,持續推動稻米捐助計畫。

外交部經貿司長施文斌則表示,非洲地區除了糧食,疾病也是很棘手的問題,尤其是西非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的瘧疾問題,聖國總統就十分重視,日前還在國會大樓舉辦瘧疾全面篩檢工作,對此,台灣已從2003年協助聖國對抗瘧疾,目前成效顯著,但由於抗瘧計畫須經過準備、攻擊、肅清等約十年工作,他相信透過台聖與國際組織的合作,抗瘧效果可以更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