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認養苗圃 庇護農場轉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國賢/特稿

「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的年代,許多社福團體獲得的資源相對減少,苦苦支撐,自助人助將是未來社福團體不能抗拒的趨勢,康復之友會發起認養苗圃活動,讓庇護農園再升級,利人又利己。

社福團體成立庇護工場,籌措照護資源與經費,是這幾年的趨勢之一,但在物價高漲及社會團體在行銷方面相對弱勢,許多庇護工場面臨轉型或是無法經營的困境。

以康復之友會為例,過去曾於莿桐等地區承租農田,成立庇護農園,也成功種出優質的甜椒等農作物,給予身心障礙者莫大信心,但農園卻面臨農作物無法順利行銷的瓶頸,加上菜土菜金,收益有限,不得不面臨轉型。

過去許多人都會主張「給弱勢者魚吃,不如給他根釣竿」,現在,除了給弱勢者釣竿,還須營造豐富魚藏的池塘,讓他們真正能自給自足,同時創造協助者與被協者彼此互惠,才能永續發展。

康復之友會「樂活農場」,兼具食用的健康、親子關係促進、社會公益的達成,不獨讓身心障礙者擁有就業能力及競爭力,並透過庇護農場的認輔機制,使身障者能走進社區,又能讓支持者擁有優質農作及親近土地機會,將成為未來庇護農園規劃設計的典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