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參加巴西全球綠人大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特稿)由台灣環保社運界組成二十五人的台灣代表團,五月初在聖保羅參加為期四天的第二屆全球綠人大會,藉由對抗地球暖化的五大議題:能源生質能、後京都提案、永續城市、綠人未來、氣候變遷,與國際環保人士交流,幫助台灣走上國際社會。

台灣代表團團長、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表示,一直以來,台灣在國際的視野上都是商人的視野或遊客的視野。近年來風行的自助旅行雖然與過去的旅行團不一樣,基本上還是帶著獵奇和觀看他人的心態。台灣代表團參加全球綠人大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全球化的另外一面和其他的可能性,比方巴西被列入「金磚四國」,到底是基於怎樣的標準,而支撐此標準的背後又是什麼?

潘翰聲指出,台灣的二氧化碳台排放量雖然只佔全球的百分之一,但因台灣面積小的緣故,人均量則排名世界第三高,所以代表團也希望將此狀況讓國際社會知道。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不能參與京都議定書,就算後京都議定書已在談判中,若不能解決台灣國際地位處境的問題,就算努力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難與國際市場接軌。

第二屆全球綠人大會的主題和結論是「二十一世紀的二十一點」,其脈絡源自於二零零一年在坎培拉舉行的第一屆全球綠人大會所提出的六大核心價值,就過去六、七年來全球綠人在生態智慧、社會正義、尊重多元等方面的努力結果作一番交流和調整。

氣候變遷部分所設定的目標是在二零二五年前,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消減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四十,至二零五零年消減百分之八十。

雖然二氧化碳是全世界環境受破壞的一個重要徵象,但還存在許多其他問題,如巴西雨林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以及蒙古的採礦等問題。調查指出,有地球之肺稱譽的亞馬遜雨林,正以一星期一個足球場面積的速度在消失中。

有關生質能源的部分,因為全球糧食危機的問題,抨擊生質燃料的聲浪也有所升高。巴西是全球第二大酒精生產國,多少也受到批評。但據巴西蔗糖酒精工會聯盟指出,巴西酒精是使用甘蔗提煉,而甘蔗僅佔全國耕地栽種面積的百分之二點三,約七百八十萬公頃,是以沒有排擠糧食的問題。

潘翰聲表示,有關生質燃料排擠糧食的問題,其實仍存在很大的爭議。歐洲國家的生質能源主要都是使用農業廢棄物來提煉,所以沒有什麼影響。但美洲方面用的是糧食,特別是美國,因為使用大量的大豆和玉米來提煉,很清楚的排擠到糧食的生產,早已成為眾矢之的。至於巴西的甘蔗,情況就有一點模糊,因為蔗糖是否能稱之為糧食還是個問題。

歐盟國家代表在第二屆全球綠人大會中對糧食與生質能源的問題討論熱烈,但最後還是沒有任何定論。

雖說生質能源對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幫助,但潘翰聲認為可能產生其他的問題,而巴西的問題較複雜,因為生產作物是甘蔗,沒有糧食排擠的問題,所以就只剩下有沒有可能因為栽種甘蔗而破壞到雨林的質疑。

在永續城市的範圍,第二屆全球綠人大會主要的討論結果,是加強草根民眾的參與,以及城市治理應更有創意等分面的思考。

綜觀在聖保羅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潘翰聲認為,聖保羅和台灣其實很像,都有著過度都市化的問題,因為人口聚集過多,產生很多問題,無論是在捷運還是馬路上,都有過多的行人和車輛。

台灣代表團一行人曾在聖保羅市中心區騎自行車,感覺汽車駕駛人對自行車騎士的態度都不是很友善。但同時,他們也對聖市政府禁止戶外的大型看板和廣告,減少視覺污染的措施表示讚揚,是台灣可以考慮學習的地方。

潘翰聲表示,類似台灣、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都市化,只能被成為「沒有都市化的都市化」,意指「沒有市民參與產生公共動力導致人口集中的都市化」,所以在永續城市的推動上,公共參與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綠人聯盟是少數承認台灣為正式會員的國際組織,第二屆全球綠人大會計有七十餘國的綠黨和社運工作代表參加。明年的全球綠人大會,將由亞太地區國家韓國、巴勒斯坦、蒙古和台灣爭取舉辦。台灣代表團預計十日返台,並於十二日舉行成果報告記者會。(本文附照片)


環保社運界組成的台灣代表團參加假聖保羅舉行的第二屆全球綠人大會,討論能源生質能、後京都提案、永續城市、綠人未來、氣候變遷五大議題,與環保人士交流,幫助台灣走上國際社會。 //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