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國生態資源消耗量過快

中國生態足跡已達1.6公頃

標籤:

【大紀元6月10日報導】(大紀元記者簡鴻梅報導)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今天(6月10日)發表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已消費約15%的全球生態容量,自1960年代以來,對自然資源消耗已超過其本身生態系統所能提供資源2倍之多。

據法新社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與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聯合發表的這份報告指出,中國在2003年的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為1.6公頃,也就是說,每個中國人需消耗生態環境1.6公頃的土地面積,來支持他的日常生活所需。這是截至目前為止,有關中國這項統計的最新數字。

所謂生態足跡,是以每人現有生活方式來計算,所消耗地球資源,包括能源、糧食、日用品及土地的使用,與地球對人類所排放的廢物如二氧化碳的中和能力等,並將這項生態影響以「所需消耗的土地面積」來表達。以現有地球人口及地球的生態承受能力計算,每人最多可以用1.8公頃的地球資源,然目前全球每人平均數已高達2.2公頃,大大超過地球的承受能力。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加上近年來經濟快速擴張,對生態環境影響日鉅。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秘書長朱光耀即表示,未來20年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時期,中國如果要持續發展,則必須在自然資源的利用及土地再生能力改善這兩項重要指標上,取得平衡。未來中國如重蹈美國覆轍,每人消耗達10公頃以上的土地面積,則將耗盡全球所有的生態資源。此結果對中國,甚至世界各國而言,在自然法則上都是一場浩劫。

* * * * * *

(中央社台北十日電)一份近日發佈的報告指出,中國在過去40年來消耗的生態資源增加了兩倍,目前已達到其承受能力的兩倍。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份由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佈的報告說,中國目前消耗了全球生物承受力的15%。

報告指出,在中國,平均每人需要1.6公頃具有生態生產力的土地,以滿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

然而,中國消耗的資源已經超過了其自身生態資源所能提供的兩倍以上。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秘書長祝光耀指出,未來20年將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

報告指出,中國如果希望減少生態赤字,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簡單的方面包括推廣清潔技術、使用節能電燈泡等。此外還可以減少碳排放、加強土地管理、提高效率。

報告的作者、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謝高地指出,「這是第一次綜合分析了眾多的資料資訊,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管理中國生態足跡和生物承載力的戰略。」

相關新聞
【翻牆必看】樓房突然開裂 小區如埋炸彈
留日生曝中國網貸不規範 錢到帳被騙子轉走
廣州驚現龍捲風釀5死 拳頭大冰雹砸破房頂
哈爾濱小區居民樓開裂一米 威脅周圍樓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