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開放油田 供西方投標

標籤: ,

【大紀元7月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巴格達6月30日外電報導〕全球第三大石油蘊藏國伊拉克,30日開放境內六處大型油田與兩處天然氣田給外國石油公司投標,替近四十年前因伊拉克國有化政策而退出的跨國企業大力投資鋪路,但未與這些公司簽署技術支援協議。

*打破波灣國家控制慣例

儘管如此,伊拉克開放油田的舉措是大型石油公司重返伊拉克的一項突破,而這些石油公司的資金與技術,正是伊拉克恢復其多年來遭國際制裁與戰爭破壞的老舊基礎建設所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意義是,開放外資投標油田,伊拉克打破了其波灣鄰國,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都是由國營石油公司嚴密控制油源的慣例。

*7月間可望簽署短期合約

這六處油田分別為魯邁拉、基爾庫克、祖拜爾、西古爾納第一段、拜哈桑與梅桑油田。梅桑油田又包括巴祖爾甘、阿布格拉布與法卡等三處油田。天然氣田則包括阿卡斯與曼梭利亞。伊拉克石油部表示,這些油田開放給外國公司簽訂長期開發合約。伊拉克石油部上週曾宣佈,希望在7月間簽署六份短期石油服務合約。

自從報導指稱,若干西方大型石油公司即將與伊拉克政府簽署非投標性合約後,諸如荷蘭皇家殼牌、英國石油、美國艾克森美孚、法國道達爾石油等大型西方石油公司可能參與伊拉克產業一事,在最近數週招致批評。

外界原本預料伊拉克會在6月30日公佈這些合約,但伊拉克石油部長薩哈利斯坦尼在記者會上未作此一宣佈,而是改成點名有資格投標這六處油田服務合約的三十五家公司,也就是進入第一回合招標的外國業者,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他說:「這些油田雀屏中選,是因為其產量能在短期內獲得高,而且成本低。」

薩哈利斯坦尼表示,石油部將為簽署這些合約規劃出法律架構與條件,他預期明年6月底前就能簽署。

這些油田目前都有產油,而且薩哈利斯坦尼說,新合約將增加伊拉克每日產油量一百五十萬桶。伊拉克目前產油量為每日二百五十萬桶,盼在二○一三年前提升至四百五十萬桶。產油量增加乃是伊拉克重建基礎建設與民生服務的關鍵。伊拉克治安不彰及欠缺立法保障,已阻礙石油業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快訊:布什將解除對北韓制裁
伍凡:中共又一次出賣中國國家利益
姚立法:中國農民實際上沒有選舉權利
美眾院通過戰爭軍費撥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