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公信力的危機與出路

吳偉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訊】今天,讀到我的老友吳稼祥先生的一篇博文,《讓危機發酵的兩種「陰謀論」》,讓我想了許多。在文中,吳先生認為,在當前中國的官民關係上,有一種「陰謀論」。他認為,這種「陰謀論」,「表現在官民關係上,就分裂成兩種尖銳對立的慣性思維模式:一種是民間的,政府公佈的真相都是假像;一種是官方的,群眾要鬧事,背後一定有鬼。」細想想,情況還真的是這樣。

長期以來,在一些當政者頭腦中,有一個不成文的公式:群體性事件=有「黑手」有組織有陰謀=階級鬥爭新動向。「文革」已經過去三十年了,可這「陰謀論」卻根深蒂固。無論哪裡發生群眾「鬧事」,這裡邊就一定有「陰謀」,這「陰謀」一定是「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而且一定要有「黑手」,沒「黑手」咱也得抓出一個「黑手」來!縱觀黨、國歷史,一遇風吹草動,莫不如此。

而在民間,近年來,一些地方官民關係高度緊張,政府公信力嚴重下降,由個別突發事件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屢有發生。一發生事情,民眾就往往把公權力的行使者的置於自己的對立面上,「有鬼」、「包庇」、「官官相護」的猜測不徑而走,從而產生群體性的憤怒、衝動,甚至直接導致了事態的擴大。貴州甕安事件在網上傳開後,為什麼許多網民,甚至一些媒體記者,包括筆者都或多或少地相信「姦殺說」、「包庇說」?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吳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出問題:「為什麼就不可能有一場沒有所謂幕後黑手或黑惡勢力操縱的群眾自發的抗議活動呢?為什麼就不可能有一次沒有政府操縱或掩蓋的意外人員傷亡事故呢?」

這個問題,提得很尖銳。為什麼在官民關係上,「陰謀論」會大行其道?答案可能有許多。如幹群對立、信息不透明、新聞不自由等等。詳細分析起來,可以寫一篇大文章。但究其根本,在於政府的公信力產生了危機,在於官民之間的不信任,在於相當一批公權力的掌握者已經不值得信任,或是說他們的行為已經不能讓民眾產生信任。

從表面上看,一個小事件之所以能釀成大衝突,在很多情況下,是謠言的擴散造成的。但是,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到,謠言大多起源於猜測,擴散於人們對於公權力以往行為的認知。如果沒有人們對於公權力的不信任為基礎,即使有人刻意造謠,謠言也不會有市場。而在危機發生後,能讓廣大民眾迅速得知真相的新聞輿論又不能自由地、主動地進行採訪和報導,而要等待官方統一口徑,統一發布消息。而在這種情況下由缺乏公信力的官方發佈的信息,,自然難以阻擋謠言的傳播,迅速澄清事實。

在這種情況下,有關當局往往在做什麼?在忙著封鎖消息,控制新聞輿論!而另一方面,這些公權力的掌握者們,又習慣性地把自己置於民眾的對立面上,指責群眾「不明真相」,被陰謀者所「挑動」,要抓「黑手」。他們不去想一想(或者是因為保住烏沙而有意迴避不談),在類似貴州甕安這種群體性事件當中,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黑勢力」到底有沒有?或許有,或許沒有。即使有,「黑勢力」畢竟是少數人「一小撮」吧?他們為什麼能翻起大浪,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群眾基礎」,能鼓動或者「脅迫」上萬人參加?難道當政者們不應該好好想一想嗎?

近幾天來,貴州已經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打擊「黑勢力」的行動,並且已經陸續撤換了甕安多個責任官員。但我認為,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個「黑社會」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個吏治的問題。相對說來,除「黑勢力」易,消除「陰謀論」產生的土壤難,重建官民間的信任則更難。貴州發生的這類事情,看似偶然,實則是必然的。其必然性,就在於政府,特別是一些地方的政府公信力發生了危機。近年來的官民矛盾在一些地方已經到了點火就著的程度,在這些地方,仍然存在著發生類似事端的可能性。要避免這種潛在的社會性危機變成不可收拾的社會動盪,僅僅是不痛不癢地「整頓」一下,簡單地撤換幾個官員,是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政府公信力發生危機的根子,是體制問題,只有進行包括新聞改革、吏治改革、執政黨自身的改革在內的全面政治體制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2008-7-7凌晨

(作者博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甕安事件當局專打黑幫難讓人信
中國全面封殺甕安事件非官方報導
陝西府谷農民司機跳河躲避交警盤查
數名杭州異議人士喝茶聚會遭傳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