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未妥協 未來路漫長

標籤:

【大紀元7月27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25日在日內瓦舉行的WTO談判,在三十五國部長間初步取得進展,但包括印度在內的幾個國家仍有疑慮,未來要達成全體會員國的共識,道路仍然漫長。

歐盟貿易執委曼德森在會後表示:「談判雖有突破,但還不是最終協議。」首先反對最力的就是印度。

印度商工部長納斯在過去一週堅持窮國必須利用關稅保護農業及新興產業,免於該國數百萬貧窮農民受害。印度剛起步的汽車工業也需要扶植。納斯指出:「會議僅就促進繁榮的領域達成共識,在影響生計與貧窮的部分未有協議。」納斯受訪時表示,杜哈回合的本意是在減少貧困而不是增加繁榮。

印度在此次談判中舉足輕重,主因是市場龐大,經濟前景看好。自2001年迄今,印度進口總值已從五七○億美元增加到二一七○億美元。近期全球經濟減緩,各國亟欲進入十億人口的印度市場。

印度強烈反對美國與澳洲提出的降低啟動農產品「特別防衛機制」的門檻,惟美國立場強硬,目前雙方仍僵持不下。此外,日本對於降低農產品高關稅也持反對立場。

阿根廷是重要糧食出口國,對於製造業減讓部分持強烈保留態度。阿國外長塔伊亞那表示:「這份文件目前的內容,阿根廷無法接受。」

除了與會國家的保留態度,歐盟貿易執委曼德森將農業與製造業減讓模式套案送交歐盟二十七國時,也將遇到阻力。法國就曾多次與曼德森立場相左。愛爾蘭農民協會也呼籲該國外長否決減讓模式套案。

農業貿易政策機構的史摩勒表示:「談判的結果只反映出狹隘的商業利益,並未涉及貿易體系改革願景。」專家也批評減讓模式套案違反杜哈回合促進發展的本意。

相關新聞
美四口之家掙多少夠活 紐約加州並非最貴
英偉達登頂「全球股王」 黃仁勳訪台掀熱潮
納斯達克加強審查中港企業IPO 防暴漲暴跌
消息:法拉利首款電動車50萬歐元起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