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看中國】

樊家忠:經濟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 (下)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8月21日訊】(希望之聲/新聞頻道)聽眾朋友,您好!歡迎收聽《從經濟看中國》,這一期節目我們要邀請的嘉賓是經濟學研究專家樊家忠博士。

樊家忠於加拿大著名的多倫多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目前就職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從事專職的經濟分析和研究工作。樊家忠博士的專業領域為「個體實證經濟計量分析」以及「發展經濟學」。

樊家忠在這一期節目要討論的話題是經濟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

在線收聽
下載收聽

最近發生了一個變化,其實不是最近是去年年底喔,是十二月下旬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發生,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特別的發生,因為大家都在關心奧運,但是這件事情卻對香港還有在整個中國來講都非常重要的事情,他是人大的常委會,他有大會,他也有常委會,他有常務委員嘛,常委會不是大會啦,他是一個比較小的一個選出來的一個常委,開會呢通過一個決定,這個決定呢就是要怎麼樣去落實,他名稱上就是要落實普選的這樣子的一個做法,那麼為什麼我們討論這個中國民主化的問題要討論香港這個事情呢?主要是喔,如果中國經濟發展一直在進行會導致民主化的話,我們應該看到中共應該是會對台灣跟香港的民主應該是尊重也是支持的,但我沒有看到這樣的現象,我們看到是兩個地方倒退了,那現在講這個香港的例子就是在講這個倒退的例子,很多聽眾可能說,唉那他不是人大常委會不是說要落實普選了嗎?這不就是要支持香港民主的進展了嗎?可大家要注意喔,這個是宣傳喔,實際上他是宣告香港民主的死刑喔,為什麼宣告香港民主死刑呢?最主要是他的通過內容是這樣子的他認為2012年不可以實施普選喔,但2017年可以,那很多人說2012年沒有了,2017年也好囉,他畢竟是一個承諾這樣子,可是2017年他要做什麼呢?他要做的並不是普選,雖然說他要落實普選,但他要做的事實上是普選的相反啦,因為實際上行政長官的選舉他是要透過一個選舉委員會來進行的,也就是他並不是普選啦,那什麼叫選舉委員會,一個他所謂的有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也就是他是小圈子選舉,還是小圈子選舉,這個選舉委員會怎麼組成呢?選舉委員會也許是透過選舉來組成的,譬如說選舉委員囉,選舉委員去組成,然後再去選,第二階段就是由這些委員來選,他並不是普選來選行政長官,這個選舉喔,他不是普選,他剛好是普選的相反,但是所有中國的宣傳都認為說是為普選,他這麼做的結果就是香港的普選,就不可能實現,但是呢,中共整個開動的宣傳機器都認為呀中共呀對這個香港民主的呼聲偉大的一個承諾,但其實呢,他是一個偉大的倒退啦。

那香港的普選到去年人大通過這樣的一個案子之後呢,其實大概就宣告了死刑了嘛,有些人認為說呀,那用選舉委員會來選,總比沒有選好呀,但是大家知道現在也是選了,現在也是小圈子選舉,他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的小圈子的選舉而已,我們大家看現在香港的選舉喔,不是中共欽定的人選能選上的可能性,這是沒有的啦,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民主化,在1996年第一次人民普選總統之前,也是小圈子選舉,而且呢過去台灣的當局也稱這種小圈子選舉為民主選舉啦,這也叫做普選啦,那麼這實在是一種非常諷刺的一種謊言,非常可笑的一種謊言,明明不是普選的硬是把他掛上了一個普選,就是硬是要黑的要說成白的啦,而且這對人民的欺騙性非常的高,那我們就發現說,唉,那如果說過去的經濟發展,中國的經濟發展,會導致中國慢慢民主化的話,那我們還能看到,可是他怎麼會先導致了香港的民主倒退呢?大家看得出來這其實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啦,因為中共要有民主化的一種想法的話,他就不會在香港幹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大家可以很清楚的說這個是一個中國目前的現狀。

我們剛剛也有提到台灣也有一個例子在產生,所以這個例子是什麼呢,例子事實上就是台灣有很多政治人物呢,從去年開始喔,去中國跟中國高級的官員呢,去建立關係,當然最主要代表人物就是連戰跟國民黨現在的主席跟親民黨現在的主席,那這個高峰是奧運前他們三位都分別都見了中共的彭惠,那這有什麼不好,這好像表面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好的一個關係,就是關係的建立,好像也是兩岸緊張的情勢要緩解的一種現象,有好多人是這樣解釋,但實際上呢,他會造成一個非常不好的效果,什麼不好的效果呢,大家都知道喔,台灣的民主事實上是實行並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他還是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那我們大家都知道呀,民主要落實下來,必須要有政黨政治去支撐它,如果他有一個好的政黨政治,什麼叫好的政黨政治,好的政黨政治就是透過政黨之間公平的競爭來進行的,這競爭必須是公平的,也就是說大家必須是在你能不能提供出更好的政見,更好的政策,你能不能提供出更好的人才,在這些基點上去競爭,你這樣子政治才會進步,他人民才有選擇,而不是說你有一個不公平的環境,譬如說你只有一個黨可以存在,你要是說不公平的環境你也叫政黨政治,那現在中共也可以說政黨政治,沒有其它黨呀,不過就是他的一些魁儡而已對不對,所以他不能稱之為政黨政治,台灣的政黨政治發展還處在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還不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呢,中共在台灣的政黨政治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一個角色就是破壞公平競爭的環境,他怎麼破壞呢?現在普遍的就是其中某一個黨的人跑到中共那邊去,去跟他建立所謂的溝通平台,這些去的人喔,通常都是一些過氣的政治人物,在台灣已經沒有選票,不可能出來選了,就是就不會有選民來支持了,那中共就給他們很多好處,像連戰這批人,給他們好處收買,讓他們替中共做事情,那麼這形成了一個結果,就是政黨不公平競爭,為什麼呢,因為他就是透過種種的經濟利益,這個政治的好處,去扶植台灣的某一個政黨,讓他壯大起來,其它黨都沒辦法跟他競爭,這其實是對政黨政治嚴重的破壞。

我們大家都知道政黨政治像我剛剛講的,是民主落實的基礎啦,如果沒有好的政黨政治,沒有公平競爭的環境,民主政治是建立不起來的,所以台灣在民主昇華的過程中,中共都扮演了一個威脅的角色,跟負面的一個角色,這當然是為了他鞏固權力來做的,那大家都想說為什麼這樣的交流是不是對這個中國有好處呢?大家要知道喔,對中共也許是有好處的,可是對廣大的中國人民是沒有好處的,為什麼呢?你們看這些政治人物到中國去,他們扮演什麼角色,他們從來沒有為中國人民的利益出過任何的聲音,譬如說中國的貧窮的問題,像教育的問題,他們從來都沒有出過聲音,他們其實就只是去支持獨裁者而已,支持一個獨裁政權,然後去鞏固他的權力基礎,那事實上對整個中國人民是受傷害的,而且這些人事實上在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從中共那邊拿到特權,拿到好處,同時形成一個對台灣政黨政治發展的威脅,所以說我們再回到我們剛才問的問題,最開始問的問題就是說經濟發展到底有沒有替中國帶來民主化?我們看到說,唉有一些更多的經濟自由出來了,可是呢?在民主的進程上,首先是中國本身並沒有看到任何進展,其次呢我們看到香港跟台灣的民主的發展呢都被中共或者是破壞掉或者是扼殺掉,所以呢,經濟發展並沒有看到任何跡象會帶來中國民主化的奇跡,反而他鞏固了一個非常殘暴的一個政權的統治基礎,所以大家要看清楚這一點,那我們接下來問一個問題就是說,那我們大家如果想要關心民主的問題,想往前走的話,怎麼辦的問題,那我想呢,有一件事可以做,當然這是一個非常大哉問的問題,一個國家的民主化怎麼做,那這不是一個簡單可以回答的問題,其實我也沒有答案,但是有一些事情,是現在就可以做的,譬如說全球退黨運動,這是可以做的,為什麼呢,就是說揭露專制政權的一個見不得人的一些醜事、壞事,還有呢就是說鼓勵大家退出共產黨,不要參加它,不要成為這樣子的一個政權的一部份,那麼我們可以透過很多這樣的事情去消減這個政權的力量,我想我今天跟觀眾朋友們分享就到這個地方。我想我的結論主要就是說過去這麼多年來經濟的發展並沒有替中國帶來民主化的奇跡。

=======================================

聽眾朋友,以上您收聽的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的特約評論,嘉賓是經濟學研究專家樊家忠博士,他討論的話題是經濟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感謝您的收聽。

本台特約評論只代表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樊家忠:經濟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 (上)
【秦鵬直播】大S和汪小菲離婚 網友為何吵翻?
【熱點互動】疑雲罩三峽 大壩安全嗎?
中共出白皮書 美方反擊 到底誰「出爾反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