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億債券 歐美銀行危機重重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28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歐美各國銀行因信貸危機虧損連連,財務吃緊,近期陸續到期的數千億美元規模債券更是考驗銀行的資金能力。

歐美金融機構面對的信用市場危機愈來愈嚴峻。美國聯邦存保公司(FDIC )公布第二季問題銀行自第一季的九十家上升至一一七家;聯邦擔保的八千五百家美國銀行第二季共計提列五○二億美元的次貸及放款虧損。由於今年上半年接管了印地麥克等倒閉銀行,FDIC的擔保準備金減少,如今問題銀行又增加,FDIC被迫需向財政部借款,未來則可能向銀行收取更高費用來補足缺口。

下月陸續到期 贖回壓力大

問題尚不止於此,下個月開始,歐美各家銀行自2006年起發行的浮動利率債券將陸續到期,目前籌資困難的大環境下,銀行要買回這些債券,不得不變賣資產、爭取存戶或以更高成本再舉新債。

根據摩根大通的估計,下個月到期的浮動利率債券規模為九五○億美元,而從現在到2009年底,金融機構必須買回的債券金額,總計高達七八七○億美元,與前十六個月相較,高出四十三%。

兩年前,浮動利率債券的利息僅高於Libor同業拆款率○.二個百分點,如今足足高出兩個百分點,銀行融資成本大幅提高。就連銀行同業間,現在也很少提供一週以上的放款,甚至像附買回交易(repo )這種毫無利率風險的工具,借貸成本變得更貴。

到今年年底之前,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美聯銀行等幾家大型金融機構,每個月各自必須贖回五十億美元的浮動利率債券。

面對即將到來的資金需求,銀行因應措施各有不同。像西班牙的Banco Santander SA銀行,7月份就發行固定利率債和增加融資商業本票,籌資規模近三百億歐元。摩根士丹利財務長則在6月份宣布已經向債市尋求資金,足以支應今年度的到期債券。受次貸衝擊最大的美林證券則轉向擴展銀行部門,截至6月底存款規模已達一○一○億美元,相較之下,去年全年僅有八二○億美元。

在目前信用大門緊閉的大環境下,各家銀行若為了贖回債券而重新舉債,利息將更高,導致銀行獲利進一步下滑。連帶的影響是,銀行對個人或企業的放款更加緊縮,因而加劇歐美各國經濟放緩的危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興新通訊董事長被查 或涉江綿恆隱性利益地盤
金錢能換來多少幸福?研究發現有不同答案
Costco金條熱賣 美國人出售黃金時稅率如何
中國5月製造業PMI又萎縮 經濟前景黯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