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紀念蔣渭水 台灣新文化運動館籌備處辦特展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五日電)農曆七月普渡祭拜好兄弟的習俗由來以久,但八十五年前台灣文化協會即發行特刊,反對鋪張式的普渡行為;在日據時期景氣衰頹的年代,這項主張也減輕民眾借貸準備普渡用品的壓力。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即日起舉辦特展,呈現日據時期知識份子推動新文化的內涵。

台北市文化局為紀念蔣渭水先生逝世七十七週年,今年與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國立台灣文學館等單位策劃,在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舉辦「文化協會在台南特展」。

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籌備處現設於大同分局三樓,不過,大同分局兩年後將撤出現址,屆時建物將由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使用,做為台灣史、台北城,大稻埕歷史展出的根據地。

文化局指出,由蔣渭水等人於1921年創立的台灣文化協會,在與蔣渭水並稱的「北水南火」的蔡培火影響下,總部南遷台南,也創造出異於以往的文化思潮,包括反對普渡、主張白話文、推廣新式婚禮等,文協隨後更進一步籌組組織、反對房租剝削,並參與罷工等運動,其中,又以反普渡運動最深入民間。

文化局表示,文協等團體於1930年九月四日發行反普渡特刊,強調「絕對的反普渡,打倒一切的迷信」,此外,並訂出講題,在寺廟舉辦多場反對鋪張式的反普渡講演會,也使百姓不用借貸普渡,減輕生活上的壓力,這種簡約的觀念也應用在婚禮上,文協等團體也在公會堂、教會推動新式婚禮。

文化局表示,八十五年前的文協幹部不僅籌組新劇團,也組織「美台團放映寫真團」,分組到各地巡迴放映各式影片;文協在當時的白話文時代也推動羅馬字,但未成功,最後以具體的社會運動,包括抗議房屋租金、米糧販賣等中間剝削,及聲援殖民政府無理強迫拆遷、解雇水泥工人等,震撼當時社會。

「文化協會在台南特展」除了展出日治期文化協會推動的文化啟蒙刊物,還包括請帖、抗議房租傳單、反普渡文宣品等珍貴史料,展出日期至九月二十八日;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籌備處地址:台北市寧夏路八十九號三樓(市定古蹟大同分局三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