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澳著名景觀「 十二門徒巖」遊記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攝影報導) 「十二門徒巖(Twelve Apostles)」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南部海岸,距今有數千年歷史、由十二塊各自獨立巍然聳立的岩石組成,是世上聞名遐邇的海岸景致。早想一睹其芳容,但這樣那樣的原因一直沒有成行。近年來十二門徒崩塌到只剩下八處,其中一處最大岩石於2005年7月3日在數秒鐘內瞬間倒塌,給仰慕者留下深深的遺憾。


鬼斧神工的傑作——「十二門徒巖」(攝影:駱亞/大紀元)


鬼斧神工的傑作——「十二門徒巖」(攝影:駱亞/大紀元)


「十二門徒巖」週身被海水浸泡衝擊(攝影:駱亞/大紀元)


「十二門徒巖」海洋國家公園(攝影:駱亞/大紀元)

儘管十二門徒已殘缺不全,但它散發的魅力對我而言依然沒有絲毫減弱,雖然沒有夢縈牽繞,但也時常記在心上。擔心餘下的門徒前景莫測,同時定居澳洲這麼多年卻從未見過它的尊容也實在太對不起自己,趁著假期帶著對十二門徒巖的渴望,我們踏上了大洋路。

大洋路——通向十二門徒巖的世界最美之路

大洋路是一段位於澳洲維省西南海岸沿線的盤山公路,全長300公里,始於1919年,經過13年至1932年才竣工。大洋路依山傍海蜿蜒曲折、氣度不凡,一側是洶湧澎湃的大海,一側是鬱鬱蔥蔥俊山,面對這樣極具特色的大洋路,你想不喜歡都難。


大洋路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公路之一(攝影:駱亞/大紀元)


大洋路依山傍海蜿蜒曲折(攝影:駱亞/大紀元)


依山傍海蜿蜒曲折(攝影:駱亞/大紀元)


沿途的山上還建造別具風格的住宅(攝影:駱亞/大紀元)

據說築路者都是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歸國的士兵。他們在蜿蜒的海岸線上開拓這條路來紀念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勇士。你能做的就是驚嘆他們為後人留下的這部偉大的傑作。難怪它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公路之一。

沿途的海景山色令人嚮往,相隔一段路當地政府就為遊客設了觀景台、立上地標碑文,讓人一目瞭然。沿途鬱鬱蔥蔥的山上還建造別具風格的住宅建築,佈局大氣而又奇特,令人拍案叫絕。


大洋路沿途的海景山色令人嚮往(攝影:駱亞/大紀元)


沿途的海景山色令人嚮往(攝影:駱亞/大紀元)


(攝影:駱亞/大紀元)


(攝影:駱亞/大紀元)

我們清晨上了大洋路,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我們才開了二、三十公里,一百公里的路程照這個速度就是天黑也趕不到十二門徒之處,而且整段大洋路的最高潮要算是十二門徒巖,最後我們不得不割捨沿途的美景,直往目的地而去。

路上我們幾次忍不住想停車下來看看,最後不得不用一招才保持了定力:「待去看過真正美景十二門徒巖之後,我們再沿原路回來一段段的欣賞遺漏的景色。」

「十二門徒」在歲月更迭中只剩「八門徒」

當我們抵達十二門徒景點專設的碩大停車場時,放眼望去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停車位而慶幸不已。


「十二門徒」之一(攝影:駱亞/大紀元)


「十二門徒巖」(攝影:駱亞/大紀元)


大洋路上ARD峽谷(攝影:駱亞/大紀元)


大洋路上雷洞(Thunder Cove)(攝影:駱亞/大紀元)

這裡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傑作——「十二門徒巖」。這是由二千萬年代的石灰岩層在海水的常年沖刷和侵蝕下逐漸出現縫隙,繼而形成孔洞,經無數次崩塌後與海岸分離,成為孤立石灰岩柱聳立海中所形成的奇觀。由於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巖」。它們矗立在海裡見證了地球上的無數滄桑變遷。近年來,「十二門徒巖」中的幾塊都先後崩塌了,如今「十二門徒」只剩下了「八位」。


大洋路上巍然聳立的巨型岩石(攝影:駱亞/大紀元)


海水常年的沖刷在其內部侵蝕出大小縫隙和空洞(攝影:駱亞/大紀元)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傑作——「十二門徒巖」(攝影:駱亞/大紀元)


巍然聳立的巨型岩石(攝影:駱亞/大紀元)

站在觀賞台眺望遠處,你可以看見一些大小高矮胖瘦不一似人又似物的明亮的土黃色岩石群,縱橫交錯的聳立在海水中,它們背對著陡峭的懸崖姿態各異,非常雄偉壯觀。每一塊岩石似乎都刻畫著自己的年輪線歷盡滄桑,它們周身被海水浸泡衝擊,在白色浪花之下,有的岩石還能看到跟岸邊的峭壁藕斷絲連。

「十二門徒巖」中最大塊岩石崩塌探究

「十二門徒巖」中最前面也是最大的一塊崩塌於2005年7月3日上午。高達45米的大岩石突然崩塌,數秒鐘內變成碎石塊落入海中,碎石塊堆積起來比海平面高出10米。據悉它在崩塌前至少抵擋了6,000年的海浪沖擊。據目擊者稱,當時大岩石發出了點「微光」並且「抖動」起來,隨後就徹底崩塌了。當岩石崩塌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像「一座建築物倒塌」那樣。現場有一家三口的遊客被驚得目瞪口呆,他們搶拍下了岩石倒塌前後的珍貴照片,時間前後只差一分鐘。現在此處留下狀似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的小塊岩石。


大洋路上雷洞(Thunder Cove)(攝影:駱亞/大紀元)


「十二門徒巖」海洋國家公園(攝影:駱亞/大紀元)


(攝影:駱亞/大紀元)


大洋路上坎伯港海灣(攝影:駱亞/大紀元)

澳洲的地質學家對此的解釋是:雖然外表看上去是一整塊巨岩,但實際上,海浪的侵蝕作用每年使巨石根部減少數毫米,除了海水常年的沖刷侵蝕,滲入巨石體內的雨水及海水已在其內部尤其是根部侵蝕出許多大小縫隙和空洞,削弱了整體強度,一旦超出支撐自身重量的臨界點,龐然大物也就瞬間倒塌了。

但也就人提出另外一種說法:這是不是上蒼對人的一種警示?

倫敦橋——大自然的神力

在距離十二門徒巖不到20公里處有座疊現大自然神力的景觀「倫敦橋」,這也是同樣海浪侵蝕而成的岩石形成猶如倫敦橋般的雙孔橋。原先倫敦斷橋是一個完整的岬,在1990年的一天,與陸地相連的圓洞處突然坍方,就成了現在依然閃爍著光彩的斷橋。當時斷橋的時候有一對年輕的戀人正在上面遊玩,隨著橋面坍塌,他們被留在橋的另一端,最後兩人被直昇飛機救回,從此此橋名聲大作,慕名而來的觀賞者絡繹不絕。


倫敦橋——大自然的神力(攝影:駱亞/大紀元)


大洋路上雷洞(Thunder Cove)(攝影:駱亞/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神韻感動蒙城人
組圖:2009秋冬香港時裝展2
組圖:悉尼法輪功學員向李洪志先生祝賀新年快樂
組圖:中西合璧 神韻天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