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省繼續空降「組織部長」

標籤:

【大紀元1月21日訊】近年來,掌握黨政人事大權的中共各省市黨委的組織部長調動頻繁,全國約三分之二中共省級黨委組織部長由外地調任或由北京派員空降的。專家認為,這是共產黨中央為了防止裙帶關係等腐敗的蔓延。

据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現行體制中,共產「黨管幹部」是黨政軍幹部隊伍建設的基本原則。中共各級組織部長成為掌管黨政官員任免陞遷的最重要職位。

廣東《南方都市報》報導,中國大陸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現任的中共黨委組織部長中,有二十個是由外地調入或由北京空降的。而在2008年,從北京空降的中共省委組織部長的有三人,進入2009年,有兩位外地官員調入內蒙古和海南擔任中共黨委組織部長。

異地官員和北京空降官員擔任中共地方黨委組織部長,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認為反映出中國政治的兩個現狀:

「中國的官員想要陞遷就要到組織部去跑,這方面的行賄受賄是很多的。共產黨為了制止腐敗要對組織部門的官員進行調換,我想這大概是一種考慮。再一個就是各種派系都想利用組織部安插幹部,中央的鬥爭也有這種需求,組織部的幹部需要是他們自己的人。在這種考量之下要不斷地調動。」

中國媒體的報導說,外來官員擔任掌握黨政人事大權的地方黨委組織部長的趨勢從2004年以來就很明顯,至今在大陸31個省級黨委組織部長中已有從中央空降的 11人,異地調入的9人。

有專家認為,這種作法對遏制中國當前日益嚴重的官員腐敗能起一些作用。美國爵碩大學管理學教授謝田認為,這種作用通常有效期極短。

「從管理來講是值得讚賞的。如果組織部長是外來的,從理論上講他就不會帶有偏見。如果這個人一旦來了以後,因為他是組織部長,更高一級的官員給他施加了壓力,他不能獨立行事怎麼辦?他馬上依附於其中一個又怎麼辦?這樣的話,他不但起不到制衡的作用,可能還為虎作倀,會加速裙帶關係。」

孫文廣教授也認為,治理腐敗,「關鍵還是要依靠各種監督,監督是當前中共最薄弱的一個環節了。它沒有媒體和司法的獨立,這樣遏制的能力就很差。單靠調動幹部我想不會解決很大問題。」

《南方都市報》的報導也引述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的話說,如果沒有制度保障,沒有有效監督,誰在中國官場上也不能保證不腐敗。孫教授則指出,中國官方三番五次強調不搞多黨制,不搞三權分立,因此輿論監督和司法獨立都無從談起,因此只能採取官員異地任職的方法,對中國日益嚴重的官員腐敗稍加限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1949之後:饒漱石之死不明不白
世貿組織部長會談展開 盼達成全球貿易協定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69)
偉大領袖打倒馬寅初,是冤假錯案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