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延續楊逵文學精神 紀念館推動委員會成立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為推動「楊逵紀念館」成立,「楊逵紀念館推動委員會」15日正式成立,接著在20、21、29日,與「台中市新文化協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聯合大學台灣語言與傳播學系」、「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專題教研社群計畫辦公室』」等共同舉辦三場「楊逵文學地景導覽活動」,做為紀念館推動工作的暖身活動。

楊逵1906出生於新化,定居台中50年,在台灣文學史上具有歷史性意義,「首陽農園」、「一陽農園」、「東海花園」都是楊逵當年抵抗殖民者與威權體制的場所,也是從事社會運動、文化運動、文學運動的基地,當今重要的文化人士如陳千武、林亨泰、路寒袖等人都受在其鼓勵下成長。

「楊逵文學地景導覽活動」預計從楊逵當年文學與生活現場認識起,感受作家如何從這塊土地擷取養份。活動包括當年「首陽農園」、「一陽農園」、「東海花園」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中正路、三民路、五權路、中友百貨、台中一中,以及東海大學對面等地。

委員會表示,活動內容除了文學地景導覽,景點介紹之外,還將在東海花園品嘗楊逵的「野菜宴」,以種花的瓦盆盛放「野菜粥」,餐後並用瓦盆,就地取用東海花園的一坯紅土,種一株花苗,將楊逵的文學精神帶回家。

「楊逵文學地景導覽活動」是委員會規劃的系列活動之一,未來將有更多活動,委員會並預計2010年3月12日楊逵逝世25週年前夕,正式成立民間團體「楊逵文教協會」,期望順利推動「楊逵紀念館」的成立。

楊逵在日治時期一方面投身農民運動、文化運動與抗日運動,一方面從事文學創作,以文學的力量,撞擊殖民體制的銅牆鐵壁,一生堅持理想,不向強權屈服,日治時期被日警逮捕入獄十次,戰後,二二八事件被捕,初判死刑,又因行政命令更改,「非軍人改由司法審判」,而獲改判徒刑,1949年,旋又因一篇六百多字的〈和平宣言〉,入獄12年。

由於台中是日治時期文化運動的核心場域,楊逵自一九二○年代末期即活躍於台中地區,包括台中市區柳川與中正路交界處的「樂舞台」,是日治時期台灣社會文化運動的大型聚會場所,還有大肚、大甲、清水一帶,當時是「蔗農運動」的重要舞台,都有楊逵的足跡。

1935年,楊逵定居台中,戰前在當時的梅枝町一帶(今原子街、中正路、五權路、太平路附近)輾轉搬了幾次家,包括梅枝町7番地、53番地、19番地、99番地,也曾住過今天白雪舞廳附近、後龍仔齋堂一帶,還有今天中友百貨、台中一中附近。他在這些地方,開闢著名的「首陽農園」、「一陽農園」。

楊逵本人與他的作品,是台中重要的文化資產,也是國際級的台灣文學家,作品曾被翻譯成英、日、德、法等多國語言,流傳世界各地,國家級學術單位中央研究院並出版《楊逵全集》全十四冊,國家級「國家台灣文學館」亦以楊逵為主題規劃特展。

各界認為,楊逵大半生都居住在台中市,台中市政府應將楊逵故居「東海花園」視為重要的歷史文化空間,由公部門出面,將「東海花園」舊址營造成一個深具人文氣息的「楊逵文學紀念公園」,建造成為台中市的人文地標,對於本市的文化深耕、文化涵育,乃至文化觀光,都深具意義。同時,該地週邊有東海大學、逢甲大學,鄰近的台中縣還有靜宜大學、弘光大學,可以聯結成一個緊密的文化教育空間,具有積極的建設性意義。

「楊逵紀念館推動委員會」、「楊逵文教協會」成立是在尋求與公部門、藝文界、民間社會的積極合作,完成「楊逵文學紀念公園」興建,為台中市建造一處永續的、具積極的教育性意義的人文空間。但目前該地被規劃為「殯葬用地」,面臨被政府徵收、規劃為殯葬業務用地之命運,此案一經確定執行,不僅「楊逵文學紀念公園」的推動無法持續,台中市亦將失落一處重要的文化地標。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