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勞參率續下滑 2月失業率恐面臨嚴峻挑戰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6日電)今年1月失業率5.31%,創史上第四高,隨新年後臨時性工作減少、勞動參與率連2個月下滑,2月失業率恐面臨嚴峻挑戰。學者呼籲,促進就業政策應細膩執行、社會救助政策應速出爐。

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布1月失業率5.31%,創民國67年調查以來同月新高,失業人數57.8萬人,也為調查31年來新高。

主計處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表示,根據過去資料觀察,過年後會有季節性臨時性工作減少、失業率上升等現象,今年 2月失業率恐面臨嚴峻挑戰。

他表示,失業率為經濟發展的落後指標,除非經濟能轉趨成長,否則失業率恐難明顯轉佳。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辛炳隆表示,今年 1月有新年、消費券等因素,原本預期失業率應可略得改善,但仍較上月增加0.28個百分點,代表消費券等恐未達應有的刺激效果。

他表示,1月勞動力參與率持續下降,為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的警訊。

根據主計處統計,1月勞動力參與率58.02%,較上月減少0.18個百分點,為去年12月以來,連續2個月勞參率下滑。

辛炳隆解釋,景氣開始衰退之際,勞動市場會產生「附加工作者效果」,例如因家中有人失業、遭減薪等,導致家裡原先為非勞動力的成員被迫出來找工作,由非勞動力變成勞動力,因此經濟走衰初期,勞動參與率、失業率會雙雙走揚。

他表示,不過當經濟衰退到一個階段,就會發生「怯志工作者效果」,就是失業者想找工作但一直找不到,最後乾脆放棄,最後由勞動力轉入非勞動力,使勞參率轉為下滑,這些人也變成想工作而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的「怯志工作者」。

辛炳隆表示,因怯志工作者屬於非勞動力,在解讀失業率時有遭隱性化的問題,若把「怯志工作者效果」也考慮進去,將使實際失業問題更嚴重,連續 2個月勞參率下降,是失業問題進一步惡化的警訊。

此外,辛炳隆指出,政府推出的促進就業方案「已經夠多了」,若要真正改善失業問題,而非僅改善表面失業率,政府應提升促進就業措施的執行細膩度,及政策的成本效益。

他舉例,短期促進就業方案中,政府公部門需配合釋出工作機會,有些部門解雇既有外包商,以便有職缺釋出,但這只是讓失業者換人當,這樣的政策無法創造加乘就業效果。

此外,學者呼籲,保障弱勢失業族補助的社會救助、所得保障政策,也應儘快出爐。

辛炳隆舉例,近期接觸到一位40餘歲的單親媽媽,為一年以上失業的長期失業者,雖符合促進就業方案申請門檻,但受限於僅有高中畢業,至今仍失業中。

辛炳隆表示,此例子說明政府至今推出的搶救失業方案,因設有學歷等門檻限制,有一群弱勢失業者根本拿不到政府任何補助,建議政府應加強弱勢失業者的救助。

景氣不見起色,失業問題持續惡化已非新鮮事,政府雖推出眾多促進就業措施,但也應行動式檢討,包括實施對象是否適宜、機制是否合理,才能避免浪費公資源,也才能真正改善失業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