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行銷

品牌的創立是因為公關而不是廣告(下)

輿論創立品牌,而非廣告

加入WTO後的中國企業,應該知道單憑拼廣告是平不過那些才大氣粗的跨國公司品牌,中國企業應該尋找更有效的品牌創立方法。

特別是中國,輿論的作用比更是巨大無比,史與柱在總結為什麼企業倒閉的原因時特別提到一點,就是輿論。作為一個技術人員出身的商界巨人,可以認識到這一點,可見輿論的巨大威力。

眾口爍金,中國人充分意識到輿論的巨大威力。

企業所有的行銷努力只不過是為了贏得一個良好的口碑,從而塑造起一個偉大的品牌,從而贏得銷售上的成功。

而要贏得良好的口碑宣傳,是廣告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廣泛傳誦,還是輿論和新聞的作用更大呢?一個品牌要想在大眾市場獲得成功,首先要在媒體和新聞界獲得成功。

而中國的品牌往往相反,這是為什麼那麼多品牌曇花一現的根本原因,當你沒有深厚的傳播基礎的時候,品牌的生命很難持久。

探索成功品牌的本質

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公關創立品牌,還是廣告。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偉大的品牌後面都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品牌故事,這個品牌故事是通過廣告告知的,還是通過輿論宣傳達到的。

我們來觀察中國的幾大著名品牌,看看到底是輿論創立品牌,還是廣告?

海爾:

在海爾品牌的建立過程當中,起作用的是是廣告還是新聞輿論呢?你或許會說是廣告,但要你說出哪個海爾廣告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能想不出來,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海爾砸冰箱事件,海爾用這個方法向消費者宣佈了海爾產品過硬的品質。接著你會想到什麼,你可能會想到「地瓜洗衣機」,海爾的地瓜洗衣機真的有效嗎?如果你去市場上走走,你會發現其實海爾的地瓜洗衣機只生產了很少量的幾台,但這個不重要,地瓜洗衣機向人們宣佈了海爾的貼心和個性化服務。

海爾的廣告與其他家電品牌的廣告相比更獨特嗎?沒有,不過其成功的秘訣是設立獨一無二的新聞策劃部,專門策劃有關海爾的新聞,每年上萬篇的發稿量。這是其他品牌所望塵莫及的!

善於造勢的企業總是比較容易成功。首先你要在糜體上和輿論上成功,你才會在銷售上成功。

格蘭仕:

大家都知道格蘭仕微波爐,按照常規的做法,如果想要達到如此高的知名度,格蘭仕投入的廣告費用一定數以億計。不過事實的真相是,其實格蘭仕微波爐在創立品牌期間,一分錢的硬廣告都沒有投。

那麼格蘭仕微波盧是如何讓微波爐到達這樣家喻戶曉的程度。秘訣就是廣告。如果統計一下,你可以看到,所有微波爐行業的新聞幾乎都是格蘭仕製造出來的,即使是現在,你仍然不時可以看到有關格蘭仕微波爐策劃的新聞。

腦白金:

很多廣告創意人對腦白金「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廣告深誤疼截,但這並沒有影響腦白金的銷售。腦白金的成功是大規模的廣告轟炸炸出來的嗎?看來不是。黃金搭檔……

奧克斯:

成長初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知名度問題,首先你要是一個知名品牌你才可能是一個強勢品牌。 

所以奧克斯空調非常重視新聞公關的炒作,如《空調白皮書》的發佈,挑起行業爭端; 

暴炒吳士宏的加盟(其實根本沒有的事),繼續引起關注,提高知名度; 

然後是中巴對抗賽的贊助,一輪廣告和宣傳的轟炸。

 

如果你有注意看,你會看到奧克斯前幾輪的宣傳都是低成本的、新聞的炒作居多 。現在奧克斯的知名度已經沒什麼問題了,現在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奧克斯的實力,解決消費者的信任度問題:你要讓人覺得奧克斯象個大品牌,值得信賴。 

而要讓人覺得你象個大品牌,很有實力,大規模投放廣告是一個很好的捷徑,所以奧克斯現在大規模的投放廣告是要讓消費者相信,我們奧克斯是一個大品牌,我們奧克斯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品牌,達到這個目的就可以了。只要維持一定規模的廣告投放奧克斯的戰略目的就達到了。

實際上,很多著名品牌的創立並不依靠廣告,更多的是依靠新聞和輿論,象星巴克和沃爾瑪這樣的品牌,無論是過去和現在,他們的廣告預算都非常少,那他們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輿論和新聞。從本質上來說,廣告、新聞、輿論都是想製造傳播,顯而易見的是,新聞和輿論更有優勢,新聞和輿論更容易造成口碑傳播。

大家都記得南方黑芝麻糊「一縷濃香,一縷溫情」的廣告吧,當時這個廣告囊括幾乎所有的廣告大獎,但現在南方黑芝麻糊哪里去了呢?因為缺乏後繼的新聞和輿論引導,當經典的廣告一停播以後,人們很難再想起原來還有個南方黑芝麻糊。在健康食品行業快速增長的今天,中國傳統的芝麻糊類並沒有什麼增長。

在最近的神五行銷中,人們注意到以前憑藉「一朝擁有,別無所求」廣告出名的飛亞達開始改變只是猛投廣告的行銷策略,開始注重公關戰略——贊助神州五號發射,而且在宣傳中在保持適量廣告投放的同時更加注重公關輿論的報導,大大提升了飛亞達品牌形象。太空的神秘、高貴和高科技感覺一下賦予了飛亞達神秘的太空色彩。飛亞達憑藉神州五號的一飛沖天也一飛沖天。

注重公關,注重深度傳播,這也許是那些南方黑芝麻糊品牌走出困境的行銷戰略。

廣告是風,公關是太陽

在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太陽公公和風伯伯在路上相遇了,他們在爭論到底是風的力量大些呢,還是太陽的力量強些?

他們最後決定看看誰能使路人脫衣服,誰的力量就最強。

風伯伯先上場,但是風刮得愈大,那些路人就把衣服穿得愈緊,到最後,風伯伯一件衣服都沒有讓路人脫下來。風伯伯一臉的沮喪,為什麼我的風力那麼大可是連路人的一件衣服都脫不下來呢?

後來太陽公公上場了,他並不想強行地把那些路人的衣服脫下來,他要人家自己主動把衣服脫下來。他一路的猛曬,過了一會,那些路人覺得很熱,就把衣服脫下來了。

太陽公公最後贏得了勝利。

在市場行銷中,廣告和公關的作用與這個寓言中的風和太陽的關係很象。

廣告是風,公關是太陽。

廣告是一種硬性的推銷手段,赤裸裸地希望就是賣貨,但因為缺乏足夠的可信度而很難深入人心,風吹得越猛,路人衣服穿得越緊;廣告作得越猛,人們的抗拒心理越強。

公關象太陽,不知不覺中解除人們的武裝。因為輿論與媒體是獨立的第三方,輿論和媒體不是你的,你不可能完全控制他們,你不能強迫媒體一定要接受你要傳播的資訊,他們有自己的運作規律和評判標準,你能作到的只能是儘量使他們感興趣,讓他們感覺這件事情對他們很有幫助,對消費者也很有幫助,讓他們自己來選擇報不報導這件事。

媒體站的立場會讓消費者相信他是期望我們可以得到更良好的服務。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良好形象和品牌形象會不知不覺中讓消費者接受了。

最近的神五行銷中,人們也許會對蒙牛廣告投放上的一鄭千金有些記憶,但是人們得到的更多印象也許會是蒙牛又在借著神州五號的發射在自我炒作了,從而大大降低蒙牛宣傳上的效果。頻繁的廣告投放也許就象人們對待腦白金的廣告一樣,雖然知曉但是厭煩。

而站在另一面的飛亞達企業卻因為其出色的公關戰略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國第一隻航太表揭開神秘面紗楊利偉曾佩戴」、「中國第一隻航太表的爭鬥——飛亞達與OMEGA三年來的競爭」「中國第一隻航太表曝光」……極富新聞價值的新聞傳播無聲無息地進入人們心中,其切入角度也是如此水到渠成、匠心獨運,讓人完全感覺不到一種商業資訊:「在所有電視新聞片和網站圖片資料中出現的宇航員,其左手臂上佩帶著一隻黑色錶帶的手錶,這正是第一次曝光的中國第一塊航太表——飛亞達航太表……」所以我們也不驚訝於飛亞達獨到的宣傳效應了:

根據我們神州五號發射前和神州五號發射後的新聞搜索表明,在神州五號發射前,在GOOGLE打上「航太表」可搜索到航太表的資訊不超過5條;神州五號發射後,在GOOGLE打上「航太表」可搜索到航太表的資訊超過千條以上。飛亞達在短短的兩個星期內幾乎打造了一個「航太表」新名詞,這個是單純廣告無法想像的。其引發的新聞效應也是如此令人矚目:在中國四大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TOM)上搜索到有關飛亞達的新聞專稿超過20篇以上,其他自動刊發和轉載的中小往站更是不計其數……

知名品牌面臨的難題

廣告是一種很有限的傳播手段、淺層次的傳播手段,當企業品牌已經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時候,當品牌的知名度已經沒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單純的廣告已經沒有什麼作用,那麼這個時候,你關注的重點就不再是單純的知名度問題,當大家都知道你這個人的時候,你就應該知道,接下來的工作你應該讓人知道你這個人有多好。

而如何要讓人知道你這個人,單是告訴人家你的名字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你要用的可能就不再是單純的廣告了,這時候你拿起的武器就應該是公關。用全方位的的關注和深度的報導讓人全面瞭解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讓人知道你的內涵是多麼豐富,讓人知道你是一個心地多麼善良的人。

顯然,這些是廣告再也難以達成的目標。

輿論和新聞的可信度會讓消費者相信。

一般來說,廣告的費用都是巨大的經費預算,而公關是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活兒,猜猜看,飛亞達從無到有創造了「航太表」專用名詞花了多少錢?不會很多,想一想,類似的經費都不夠在廣州日報做一個整版廣告(35萬/版)。飛亞達讓輿論界暴炒「飛亞達航太表」概念只是用了不多的公關費用,而整個宣傳效果幾千萬也可能拿不下來。

廣告是交保險費

既然品牌的創立應該首先公關而非廣告,那麼是不是說廣告就無足輕重了呢?顯然不是,一個品牌無法一直都保持很好的新聞效應,那麼這個時候,企業就應該考慮通過廣告來維持消費者的認知,當輿論與新聞將品牌釘入消費者心智之後,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廣告。讓廣告這把錘子,把品牌訂得更深。

不僅如此,在品牌創立之後,廣告更多的作用是一筆保險費。那些成功的大品牌用天文數字的廣告費用在告訴其他品牌,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財力,請不要輕易地加入競爭。廣告是提高整個行業門檻的一個很重要手段,它就象企業為它現在的品牌地位交納的一筆保險金,如果你要與寶潔這樣的巨頭競爭,想一想那巨額的廣告投放也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

箭牌口香糖每年花費幾億美圓的廣告費來做廣告,這無疑是在告訴競爭對手,如果你想獲得象我這樣的品牌地位,每年你的花費要超過幾億美圓,而且並不保證你一定能獲得足夠的回報。這會讓那些蠢蠢欲動的競爭對手不甘貿然行動,因為幾億美圓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投資風險和資金壓力!許多的競爭對手會由於過於巨大的風險而不甘貿然進入口香糖市場,從而使得箭牌多年來一直獨享巨額利潤的口香糖市場。

OMEGA、飛亞達每年都維持著巨大的廣告預算,這無疑是阻礙其他鐘錶品牌的一個巨大門檻:如果你要獲得象我這樣的品牌地位,每年你花費的廣告費用也是一筆巨大的負擔,在維持這樣一種巨大廣告費用的前提下,請考慮你是否可以收到足夠的回報?

很多領導品牌的廣告都是一筆保險費,可口可樂成功的秘訣真的是廣告嗎?我們想一想,你雖然天天喝可口可樂,但是在過去的一年裏你看過了多少次可口可樂的廣告了?沒有多少,甚至一次都沒有。可口可樂的終端陳列和終端傳播的效果遠遠大於廣告本身,可口可樂龐大的廣告費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交納保險費。

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富豪現在作賓士而自己也作賓士,做賓士並不會令你成為富豪,你要想成功,你應該學富豪沒成為富豪之前是怎麼做的。

創立品牌也是同樣道理,如果你以為市場上的強勢品牌都是因為擁有龐大的廣告費用而自己也要擁有龐大的廣告費用,十有八九你會血本無歸,你應該學這些強勢品牌在沒有成為領導品牌之前他是怎麼成功的。

(本文轉載自策劃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