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水彩行家】「臺灣水彩一百年」

大展的歷史意義

「臺灣水彩一百年」大展的歷史意義

1907年一位熱愛水彩畫的日本人石川欽一郎來到台灣,他播下水彩的種子,開啟臺灣現代繪畫之門,水彩在這個小島上萌芽,百年間這個源自西方卻帶有東方性格的媒材,呈現出屬於台灣海島的水彩畫的精神與風貌,為了紀念這位台灣現代繪畫的啟蒙者,一個記錄台灣水彩百年發展的盛大展覽即將在歷史博物館和台灣民主紀念館展出,讓我們可以一窺其堂奧。

一、呈現歷史的面貌 : 1907年時一位日本陸軍翻譯官石川欽一郎首度來到台灣,除了總督府的工作,他同時兼任每週一次的國語學校美術科的教學,真正開啟台灣新美術的運動,他引進西方美術教學的方法以素描和水彩為主,假日則在台灣的鄉間寫生,他的身邊總有跟隨的學生一起畫水彩,他開始為台灣播下現代繪畫的種子,而且這顆種子是水彩的種子。

二、建立公民的美學 :水彩畫是臺灣社會中最具親和力的畫種,不管一般學的國民美術教育、藝術科系的專業美術教育,甚至社教機構所舉辦的繪畫比賽,也都以水彩畫作為主體;藉著國內百年來傑出的藝術家提供的作品呈現各自在水彩藝術創作的不同面向,提供臺灣社會大眾藝術欣賞,提升公民的美學素養。

三、推動水彩的風氣: 水彩畫兼具專業藝術表現的價值與社會公民美學的雙重功能意義,在面對當下藝術多元形式的衝擊,這種具有繪畫本質的藝術形式出現了逐漸式微的警訊,希望藉由舉辦「臺灣水彩百年」大展,再度吹起臺灣水彩繪畫之蓬勃風氣。

臺灣水彩百年大事記(1907~2008)













(圖文由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