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北港貨櫃碼頭啟用 台灣發展南北海運中心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8日電)台北港今年初開始有貨櫃碼頭加入營運,對台灣來說,不只是多了一個貨櫃進出的港口,未來有條件像高雄港成為樞紐港,有利台灣發展南北海運中心。

台北港的前身就是淡水港,政府在民國84 年時將當時的淡水港指定為基隆港的輔助港,陸續增建港埠設施,主要是散雜貨碼頭及油品碼頭,92年首次推動以BOT方式,由民間投資興建及營運「貨櫃儲運中心」,中心內規劃七座貨櫃碼頭,率先完工的兩座今年加入營運,另外五座未來每年完工一座。

台北港雖是基隆港的輔助港,但貨櫃碼頭開始營運後,所扮演的角色也會逐漸轉變,交通部指出,基隆港受限腹地不大,只能提供近洋航線的貨櫃船停靠,無法像高雄港發展全球航線。

台北港是填海造陸的人工港,腹地超過3000公頃,是基隆港的五倍,貨櫃碼頭的設計容許1萬TEU(20呎標準貨櫃)的大型貨櫃船停靠,適合發展遠洋航線,七座碼頭全部完工後,全年貨櫃吞吐量可達400萬TEU,超越基隆港的200多萬TEU。

台北港的貨櫃碼頭也是政府首次引進民間在港口興建營運碼頭的案例,由台灣三大航商長榮海運、萬海航運及陽明海運共同籌組的「台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得標,對所提供的碼頭服務可自訂費率,經營更具彈性。

交通部分析,以往台灣北部要運送到歐美地區的貨物,如果經由貨櫃運輸,必須先經由陸運方式將貨送到高雄港,同樣由歐美以貨櫃進口的貨,也是得先到高雄港,再用貨櫃車送到北部,不但增加業者時間、油料成本,也增加陸運的空氣污染。

台北港有了可供大型輪船停靠的貨櫃碼頭後,未來北部遠洋線的貨櫃都可在台北港裝卸,逐步建構北部海運的全球航線網路,同時台北港仍繼續填海造陸,未來有更大的空間發展北部物流業及倉儲業;同時,台北港離桃園國際機場很近,具有海空聯運的優勢。

有人曾擔心台北港貨櫃碼頭營運後,將吸走高雄港部分貨櫃量,形成島內港口相互競爭,交通部航政司的評估是初期的確有影響,但未來可仿照香港與深圳港的合作模式,香港強調貨物中轉功能,深圳港則著重大陸華南地區進出口貨,讓兩個距離很近的港,因合作讓彼此獲利。

航政司認為,即使目前金融海嘯讓全球貨量都衰退,但景氣總會回升,因兩岸已直航,未來台北港、高雄港合作空間非常大,當台北港全球網成形,像高雄港一樣具樞紐地位時,更有利推動台灣南北各有一處海運中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