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媒體對兩會的報導受外界批評

標籤:

【大紀元3月8日訊】(據美國之音記者:蕭洵華盛頓報導)中共媒體有關兩會的報導被批評是在粉飾太平、無視民怨。中共傳媒界人士說,龐大而無效的中共議會制度,以及敏感年份的官方嚴控,令媒體報導難觸實質問題,只能報報花邊八卦和代表們的“無厘頭”提案。

*兩會報導不觸及實質問題*

香港東方日報在一篇有關兩會的報導中批評說,齊聚北京,粉墨登場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面對團團圍的記者,侃侃而談,指點江山,個個意氣風發,『兩會』會場顯得歌舞昇平,一片祥和。”東方日報的報導隨之批評說,當前經濟持續下滑、社會矛盾不斷上升,而這些代表和委員無視國難當頭,卻在誇誇其談。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也批評說,中共媒體在兩會報導中顯露出“政治化和商業化”,要麼是照本宣科和解讀會議精神,不然就是熱衷於兩會“花絮”和八卦。

此外,代表、委員們千奇百怪的提案也成了媒體追逐的對象,例如設立“學士後”以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倪萍代表疾呼取締“山寨文化”等等。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用中國網際時髦語“雷人”來形容某些代表的提案,說“媒體商業化和政治控制導致新聞八卦化,政治娛樂化。”

*李大同:中共議會制無效是原因*

中國青年報資深編輯李大同在談到中共媒體在兩會報導中無所作為時說,其實癥結不在於媒體。

他說:“但是總的說來,根本性的原因不在媒體,而在於這套議會制度的無效性。(它的)不科學性、無效性,只能是這樣一個結果。”

李大同說,這樣幾千人參加的會根本就“沒法開”,代表們大老遠跑來,總要提些議案,不過有上面在嚴加控制,只能提些“雞毛蒜皮”的議案罷了。

他說:“其實這些會都是嚴加控制的,你看起來熱鬧,但每個代表團都有一個會議黨組,你甚麼話可以說,甚麼話不可以說,事前其實規定的非常清楚。因此大家只能談這些雞毛蒜皮的東西,八卦的東西。委員們很多提案都非常搞笑,甚麼『學士後制度』,我都聞所未聞。”

*凌滄洲:網絡媒體也難有突破*

北京文化學者、媒體工作者凌滄洲在談到網絡媒體有關兩會的報導時說,除了個別打擦邊球的批評報導外,網媒一樣難有突破。

他說:“我觀察是這樣的,今年是在收緊網絡。因為今年這個所謂『敏感之年』打掉了許多『低俗』網站,實際上對言論起到了一個恐嚇的作用。”

凌滄洲說,他本人對兩會不抱有甚麼希望,但是他看到網絡在民意表達方面還是提供了一個空間,讓網民們能夠嘲笑代表們提出的“無厘頭”議案,甚至更加尖銳地表達出“直選”的願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市公安局反饋 黃維忠受扼制圍困
美國務卿訪華 中國民眾啟動京維權之旅
中國民眾最關心反腐 痛恨貪官橫行
港媒:官媒搶發新聞爭奪話語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