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岳陽樓的由來

小君

人氣 139
標籤:

  岳陽樓的美名,自古傳頌,位於現今湖南省岳陽市的西門城樓,樓高三層,視野開闊;因為景致絕佳,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宴集抒懷、流連忘返的勝地。自唐宋以來,登樓名作屢出。

北宋慶曆六年,範仲淹在鄧州出任知州期間,完成傳世名作--〈岳陽樓記〉。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則對做人處世,起到啟發作用。

唐朝開元四年,岳州(今岳陽市)有個姓張的太守。有一天,他帶幾個人巡視管轄區,到了西門外湖邊上,看有個圓形石台,上面有個小亭閣掛著「閱兵台」扁額。是三國時吳國大將魯肅在洞庭湖練水兵時修建的。

張太守登上小亭閣,遙望無邊無際的洞庭湖,真是湖光山色,美不勝收。就想如果在高處建座高樓,一定更好。

於是,張太守發榜招聘工匠,一天,來了一個叫李魯班的青年木工,自稱無論甚麼亭閣樓台,都能設計的盡善盡美。太守命他當工程總管,限他一個月出圖,畫出一座三層、四角、五梯、六門、飛簷、鬥拱、盔頂的樓閣。

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李魯班甚麼也畫不出來。太守氣他說大話,就對他說:「現在來了那麼多工匠,都在等你的設計圖,你卻……真是擔誤大家的時間,這樣吧,再給你七天,要還畫不出來,就領罪吧!」

李魯班嚇出一身汗,不知如何是好,自己在家鄉也蓋過無數瓦屋茅房,算是經驗老到,沒想到畫個樓閣圖會這麼難。他想著想著,一個人坐在洞庭湖邊哭起來了。

本來在等著做工的工匠們,看到這情況,紛紛議論起來。有個白髮工匠就走上前勸道:「我看真魯班也要苦學實幹,你光躲在房裡畫圖,也不是辦法,應該多請教各地來的師傅們才是啊。」

李魯班一想,是這個道理,就說:「請前輩指點。」

「我也不會畫圖,」老人說:「但我這裡有些木方,你拿去擺弄擺弄,或許能擺出點名堂來。」

李魯班一看,木方形狀各異,大小不一,上面還各有編號,裝滿一大袋。他想這次可能有救了,謝過老人就立即回房擺弄那些木方。

這些木方啊,就像現在的立體模型,第一次玩還真難玩。李魯班廢寢忘食的擺弄了六天半,正好趕在期限前,完成了一座美輪美奐,符合太守要求的樓閣模型。

這時太守正派人來拿李魯班,來人進屋一看,啊!真太好了,這麼美的樓閣模型。可是這模型有點大,比房間門還要大,怎麼搬去太守府給太守看呢?最後大家決定把房間門拆掉,才算把問題解決了。

太守看到模型真高興,問李魯班是怎麼想到的?李魯班也不邀功,老實說出了經過。

「這才是來了真魯班啊。」太守知道來了高人,想要一見。

派人去傳白髮工匠吧,好像不夠誠意,於是太守領著手下,帶著李魯班就到白髮工匠投宿的客棧去了。

到了客棧,卻是人去樓空。找不到人,只看到一張樓閣的設計圖。

太守不死心,繼續派人找。一天,有人上報,說有一白髮老人在湖邊用石頭砌成拱洞,又在上面砌房子。張太守聽了,連忙領著手下趕去,可是老人又不見了,只見石頭砌成的拱洞上,立著一座壯觀的樓閣。「此真神人也,看來用拱門做樓基真是氣勢非凡。」

太守正讚嘆間,抬頭看見對面高地有一白髮老人,手握一把尺正在丈量土地。太守連忙喊:「今日得見師傅,三生有幸,敢問師傅可姓魯?」

「魯班是我師父,正在那裡向老師傅們請教呢。」白髮老人手指一群正在忙活的木匠泥工說。

太守順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個氣度不凡的老人,正在跟工匠們談論甚麼。但是仔細一看,每個工匠似乎都長的跟剛才的白髮老人一樣,回頭一看,白髮老人不見了。再回頭一看,工匠們也不見了。大家趕到剛才白髮老人站的高地上,見地上留下一把尺,上面刻字───「魯班尺」。

後來工匠們按照白髮老人的設計蓋成的樓閣,以西城門拱洞作樓基,因為位於天岳山之陽,故稱「岳陽樓」。

而三層飛簷拱則命名:「魯班門」。

   
(本文轉載自【新三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民間傳說:為什麼恆山沒有山門?
民間傳說:一念之貪美夢成空
傣族民間傳說 :神用泥土造人
民間傳說:江西翠微峰傳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