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有隔震技術的建築物不過千

標籤:

【大紀元4月17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的採訪報導)在汶川地震一週年之際,中南設計院院長張柏青表示, 中國應用隔震技術的建築還不到一千座;他呼籲在中國大力推廣使用柔性材料的隔震技術。

中國76年唐山地震後,出現了不少使用原始的「硬碰硬」技術加固或新造建築;張柏青院長所說中國應用隔震技術的建築不到一千座,其關鍵詞是「隔震技術」,即在建築物和地基之間使用柔性材料隔震墊的技術。張柏青指出,在中國推廣隔震技術有難度,原因之一是建築單位對高成本有顧慮。

旅美學者朱學淵博士表示,堅硬材料的抗震性不一定最好;他舉汽車為例說:

「人的觀念都是在變化的。比如說什麼樣的汽車能夠讓人感到更安全?過去我也是不懂的,我認為汽車造得越硬就越好,被撞的時候就會越安全。事實上不是這樣,現在的汽車比較輕,它的結構採取一種可以折斷的結構,在鋼樑上每隔多少距離都可能給它一種可能折斷的地方。因此,當它一碰撞的時候就折斷了,一折斷就減少了它的碰撞和傷害。一種同樣的材料不是越硬越好的。問題在於軟性材料價格比較貴,但是,我們不得不採用軟性材料,而且要採用比較輕和軟的材料來做房屋建築的主要材料。」

朱博士說,以木材為支撐結構的建築的抗震性要好於鋼筋預製板建築:

「中國跟美國、日本不一樣,日本跟美國房屋建築材料的基本材料是採用木材料,結構性的支撐使用木材。木材跟鋼筋水泥不一樣,鋼筋是硬材料,那個東西實際上相對來講是一種軟材料。這種軟材料就是比較安全。所以,日本和美國在地震的時候造成的傷亡是比較少的。但是,我們中國第一是人口多,第二是木材的稀缺,我們解放以前或者是幾千年來,中國的主要建築支撐性的結構使用木材,比如北京四合院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木材的,木材的抗震性是比較強的。解放以後就不一樣了,主要採用鋼筋混凝土來建造。一層一層的樓板都是用預製板。當牆一倒下來,預製板一層一層地把你壓下來。意大利地震大概也是相同的情況。更壞的就是磚結構,磚結構既硬又具有粉碎性。」

中國旅美科學家協會名譽會長謝家葉博士表示,要提高建築的抗震能力,必須首先破除建築商唯利是圖的觀念:

「現在很多都是私人建築開發商,他有個僥倖心理,有賺錢心理,這是要花錢的,這種東西肯定要比造一個平常的房子要貴得多。因為,從現在的建築開發商的角度來說,那些房子就是為了賺錢,整個來說是為了爭取高額暴利為主導。他這個房子的抗震結構不會很好。說到傳統的硬碰硬的技術,現在中國的技術當中,即使用這種傳統的技術也是很少很少的,比如說四川汶川的地震,成都很多的房子都裂了,如果他用老材料建得很牢靠,鋼筋加固得很好的話,也不會出現大面積的損壞。」

謝博士表示,加強校舍的抗震性尤為重要:

「汶川學校用的什麼材料?死了那麼多學生!從學校的角度來說,不管是現代還是長遠都是很重要的,世界上一般說來很多比較先進、比較發達的國家對學校的建築是非常重視的。即使對材料和其他一些比如說防火等意外的風險,他設計得都是非常重要的。」

謝家葉表示,中國要大力加強新的抗震技術和抗震材料的研究開發;在這方面,要學習日本人的認真精神:

「國家在這個上面的投入不大,沒有自己的自主開發抗震的新技術和新材料。日本搞出這麼多新的防災防震的技術,搞出這麼多的一套安全程序,搞得很細。我認為這個東西不是中國人搞不出來,這個技術不是那麼難的,而且,這個放在減災的程序也不是那麼難的。日本人好的東西我們要學習,我們要學習他們認真的精神。」

中南建築設計院院長張柏青呼籲,中國政府在大力推廣隔震技術的同時,應當制定出台相關法規標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家:汶川地震或由水壩所「誘發」
汶川地震引發地質災害影響將持續10年
川震倒塌 北川中學施工圖證實偷工減料
地震遇難學生數成謎 艾未未等調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