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直面挑戰,自尊自立自強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菲利普斯舊金山報導)在美國,殘疾人跟其他人一樣,有著不同的背景,要克服生活中的許多挑戰。但是,帶著生理或心理上的殘疾,要想過充實、滿意的生活,就不是一般的挑戰了。

簡.加勒特小時候很痛苦,不僅僅是因為在校園裡被人欺負,或者社交方面存在障礙,因為加勒特生來沒有四肢。

“學校生活充滿了困難。我不能在遊樂器材上玩,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跟同學交往。因此我壓力很大。我在校園裡的成長過程中,遭到許多孩子的取笑和欺負。”

加勒特的經歷,讓她成了“獨立生活中心”的主任。這是一個設在加州伯克利市的組織,宗旨就是支持殘疾人。加勒特說,有殘疾的孩子見到其他孩子也有殘疾時,會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加勒特是在奧克拉荷馬州的奧克拉荷馬市長大的。在那裏,她很少見到其他有殘疾的孩子。一年夏天,父母送她到專門為殘疾兒童設立的夏令營去,才使情況發生了變化。

“這個夏令營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每樣設施都是為殘疾兒童設計的。因此,我們可以去玩,可以釣魚,可以射箭,可以騎馬。我們可以圍坐在營火四周。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周圍的一切都是無法接觸的。如今,一個新世界向我開放了。”

殘疾人往往比正常人更容易掌握必不可少的生活能力。就說埃斯珀蘭薩·迪亞茲·阿爾瓦雷斯吧,她生來患有脊椎裂,不能行走。她的雙親都是移民,不懂英語。所以她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家裏的發言人。

“我必須比自己希望的更快地長大,因為我必須替父母做翻譯。五、六歲時,我就必須聽到賬單的事,聽到醫藥費、保險費以及我本身殘疾的事,還要瞭解許多有關殘疾的問題。我要聽到『啊,你要做這個手術,那個手術』。這大概就是為甚麼我如此成熟。因為我在年幼時期聽到了這麼多的事。”

有些人和阿爾瓦雷斯以及加勒特不同,他們並不是生來就有殘疾,而是後來因為意外事故或者疾病而導致殘疾的。

梅林達·希克斯的遭遇就是如此,她曾經是一名成功的電腦專業人員。2003年,希克斯開始感到虛弱,行動失去平衡。經過診斷,她患了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

“因此,我從一個全職工作者變成了臥床不起的病人,唯一能夠出去的時候是有人幫我。我很傷心,不想依賴別人的幫助,來填補我生活裡的缺陷。大部份時間,我不願依靠別人。這種情況非常可怕,我必需控制住它。因此我訓練自己,改用四肢爬行,不用兩條腿走路。有些研究指出,如果中風的病人開始爬行,腦子就會重新接線,像嬰兒學走路之前的爬行一樣。到目前為止,這個方法挺有效,但是進展緩慢。”

幫助殘疾人的各種技術迅速改善。公眾對殘疾問題的進一步瞭解,給公共場所和商業產品的設計帶來了積極影響。這些進步會讓每個殘疾人徹底實現自我潛能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相關新聞
一個技能今年需求高 時薪最高達160美元
丹麥召回韓國辛辣麵 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組圖:各式一戰老戰鬥機帶你回顧歷史
罕見深海魚擱淺俄勒岡州海灘 酷似外星生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