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金融海嘯 暴露信評機制缺失

標籤:

【大紀元5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金融海嘯的發生,信評機構沒有發揮預警效果,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曼(Paul Krugman )認為,信評失效,主要是因為「結構上」的問題,被評分的金融機構付錢要求提供評等,當然會有問題。

包括標準普爾、惠譽等信評機構報告向來是投資人了解產業風險的重要依據,但這次金融海嘯卻暴露信評機制的不完善。例如雷曼兄弟倒閉前,標普給予的評等為A,預警制度完全失靈,克魯曼表示,現在有太多複雜的金融商品,信評角色非常重要,但端看他們是否願意了解新商品。

問題重點 金融機構付費受評

克魯曼強調,最嚴重的問題還是在於「誰付錢給信評做評等」?就是那些被評分的機構。評等報告應該是「公共財」,讓一般人都能閱讀,但他不支持信評機構國有化,因為可能會讓信評成為政治工具;比較中立的方式是對信評機構採取嚴格的監督。

至於未來金融風暴後,採取金融機構國有化的處置方式如何?克魯曼認為,全部收歸國有困難,例如花旗那麼多子公司,不可能概括承受,國家能做的是提供擔保。

針對各國面對的失業率上揚問題,克魯曼指出,經濟稍稍復甦,但未來的勞動市場表現疲軟,不知道多久才能恢復?「我也希望給予樂觀的答案,卻做不到」,但未來「智慧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開發金控投資長楊文鈞認為,年輕人儲蓄、經驗都少,失業率高很難就業,閒置更浪費社會成本;學生代表台灣師範大學英文系學生劉俐珊就擔憂,全球貧富差距變大,人文學科找工作比較吃虧。

克魯曼說:「專業越好、就業機會就大。」他也坦言,差距永遠都在,必須適應,但「自我價值並非靠收入決定…去一趟紐約會發現誰都比你有錢。」

至於政府應扮演的角色,克魯曼指出,政府要用最快的方式讓經濟復甦,創造多元的就業機會,甚至是由政府出資的志工,撥出部分預算能讓年輕人未來生活更好,是很有幫助的投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惠譽:亞洲明年GDP4% 率先自金融風暴復甦
台灣銀行業獲利 亞洲最低
保險事業股價重挫  巴菲特公司信評遭砍
穆迪信評擬關閉台北分公司 金管會密切注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