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中國經濟復甦仍言之過早

【大紀元5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華盛頓報導)亞洲在這次全球經濟衰退中雖然受到重創,但是美國商界人士依然看好這個新興地區的未來。在中國的跨國公司已經展開行動,為衰退過後的發展做好準備。

亞洲不是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起源地,但並沒有能夠逃脫危機的破壞。亞洲所遭受的破壞主要來自海外主要市場的需求大幅度下滑。

美國-東盟商務委員會(US-ASEAN Business Council)資深主任馬克.米利(Marc Mealy)跟亞洲新興經濟體有著廣泛的接觸。

他認為:“對於東南亞來說,那裏發生的是一場經濟危機,而不是金融危機。很清楚,許多亞洲國家從1997年的那次金融危機中吸取了教訓,從而避免了歐美現在遇到的金融問題。”

米利是在參加星期三華府商業諮詢機構全球商業對話組織的一場研討會上做出這個評論的。會上發言的幾位都對亞洲經濟非常熟悉。米利提到菲律賓的例子說,菲律賓在危機開始時金融狀況很好,債務也很少,但是隨著危機的擴散,經濟影響逐步顯現,菲律賓政府才意識到嚴峻的挑戰已經到來。

全美零售商聯合會的副會長埃利克.奧托(Erik Autor)也持類似的看法。他認為,美國市場的大幅度下滑給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他說:“美國零售商面臨著幾十年來最為艱難的經濟環境。最近幾個月裡零售商的銷售跌幅從20%到55%,利潤直線下滑,剛剛有一個大型零售商報告說,它的利潤下降70%。零售商破產的數字在不斷增加。這個行業的就業也在大幅度下降。僅在2008年,零售業減少了60萬個工作。”

奧托指出,美國市場的這種狀況對亞洲的打擊是非常嚴重的。中國給美國市場生產的產品中80%都是消費品。美國市場的萎縮導致中國損失數百萬個工作,數千家供應商破產,供應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奧托表示,訂單減少,失業增加,再加社會保障體系落後,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不僅面臨經濟問題,還面臨社會穩定的問題。

儘管亞洲新興市場國家處境困難,但美國商界依然沒有喪失對這些國家的信心和興趣。美國東盟商務委員會的米利表示,經濟衰退在給亞洲國家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發展的契機。

他說:“我覺得,對於東南亞許多國家來說,這次危機的影響是嚴重的,比如新加坡,它的GDP萎縮的非常厲害,跌幅高達8到9個百分點。馬來西亞也比較嚴重。但是,有意思的是,馬來西亞政府看來是把危機作為改革的動力,頒布了一連串的貿易自由化政策,特別是在航空服務業。它的思路是要減少製造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增加服務業的比重。”

米利認為,這些措施將會給馬來西亞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米利還表示,新加坡、菲律賓,特別是中國都採取了強有力的經濟刺激措施,並希望通過擴大內需來減少對外貿的依賴。這些措施將給跨國公司提供新的發展機會。

在中國從事商業活動20多年的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會長傅強恩(John Frisbie)介紹說,該委員會的許多會員公司正在調整方向,加大開發中國國內市場的力度。

傅強恩說:“我們不要忘記,在中國有兩類不同的外國公司,或者外國投資。這點很重要。一個是在出口加工業,在中國生產,然後出口到美國。另一類是瞄準中國國內市場的公司。這一類增長迅速,在危機中受影響很小。它們正在根據各自所在的行業的不同情況進行調整,以便在中國國內市場快速發展時佔據有利地位。”

在這次全球經濟衰退中,亞洲地區能夠保持增長的經濟體數量可能是世界各地區中最多的。許多亞洲問題專家都認為,經過這次危機,亞洲將在全球經濟體系中變得更為重要。不過,亞洲商務專家米利認為,有一點可能是中國決策者始料不及的,這就是中國大力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從出口導向型轉向內需驅動形的努力正在南亞地區引起普遍的不安。它們擔心,中國出口的減少勢必會導致這些國家對中國的出口的大幅度下降。米利表示,這種擔憂是否能夠得到平息關鍵要看中國內需擴大的程度是否能夠給這些國家提供更多的出口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撣塵:修腳女揮刀死傷二人 女醫代獻身放倒一片
紐約健康博覽會 法輪功受歡迎
大幅裁員潮再起 美國運通裁4,000
藍委提案:存款全額保障延期1年 至99年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