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

如何預防校園霸凌?(上)

「哆啦A夢」裡的胖虎和大雄,是兩個典型的霸凌與被霸凌人物。你擔心自己的孩子成為胖虎或大雄嗎?當霸凌事件發生,親師該採取哪些行動,才能讓傷害降至最低?

常有機會參與在校園裡宣導預防霸凌(Bully)的活動,只要用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卡通影片做例子,對於霸凌的情境就非常清晰了,那就是:《哆啦A夢》。

哆啦A夢故事中的人際生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霸凌情境,有一個老是欺負人的「胖虎」,以及常被欺負的「大雄」,還有老是在旁邊助陣的「小夫」,或是不敢協助維護正義的「靜香」。當然在真實世界中,是沒有哆啦A夢這樣用法寶來解決孩子的紛爭,同時製造歡樂的角色;看著老師對孩子霸凌問題傷腦筋的樣子,我相信他們一定很希望有個哆啦A夢,幫忙解決班上的霸凌問題。

通常在小學的孩子之間,霸凌事件大致上有三類:肢體性:踢、推、打人等,也有嚴重的打架、虐待等暴力行為。語言性:嘲笑、取綽號、罵人、恐嚇威脅等。關係性:被排擠、被傳謠言等。

不光是學校老師困擾這些霸凌事情,有些家長也都面臨孩子因為被排擠、被捉弄,而不喜歡、甚至不敢上學的壓力。校園霸凌不應視為孩子間互動的「正常現象」,應該要用有效的方式進行管理,讓孩子所受的傷害,或是延伸的人格發展問題降到最低。

了解霸凌原因 才能對症下藥

當「胖虎又欺負大雄」的事情發生時,通常老師或家長第一個反應,都會想處罰胖虎以制止霸凌行為。但是嚴厲的處罰,往往只能有短暫的嚇阻作用,只有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成因,正確解讀行為背後的訊息,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當「胖虎」成長環境的家人,處理負向情緒多是用肢體暴力動作,或是叫囂責罵等方式,孩子的霸凌行為只不過是展現出平常從家人學習來的行為模式,這是屬於社會性因素。而有些孩子平日得到的關注不夠,欺負他人只為了獲取注意力;或是先天性格上控制慾望強,情緒易怒,「霸道」的個性,這些都是心理性因素。還有就是生理性因素,像是有過動傾向(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他們在動作或語言部分,較難拿捏合適的方式,較不擅長與人相處、建立友善關係,這需要就醫鑑定以及長期輔導來改變孩子的行為。

不管是社會性、心理性或是生理性因素,都讓我們了解霸凌孩子的行為不是蓄意的,他們也需要協助,老師處理霸凌事件的原則應是「對事不對人」,要讓孩子知道,老師是不喜歡欺負人的行為,而不是不喜歡他這個人,老師很願意幫助他發展合適的行為與同學互動。

建議老師將「胖虎」帶開約談,正式告知霸凌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也要與他建立信任關係,肯定他平時優秀的表現。師生間信任關係建立良好,會影響孩子未來保持不欺負人的行為。與「胖虎」個別約談的重點如下:

一、與「胖虎」確認發生的事情(請孩子具體描述事實過程,不講理由,不強辯)。

二、明確告知「胖虎」,不管是什麼原因,打人、罵人、嘲笑等霸凌行為是不對的。

三、肯定「胖虎」其他三至五個優點,表示老師不會因為霸凌事件否定他,讓他了解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小惡魔」,有時會跑出來做些傷害別人的事,老師願意一起跟他對抗這「小惡魔」。

四、與「胖虎」一起想想對抗「小惡魔」的辦法,像是如何感覺「小惡魔」要出現了?出現的前兆是什麼?如何控制它?

五、教導「胖虎」與同學友善互動的語言及行為,像是「請、謝謝、對不起」要常掛在嘴邊,動作上怎樣才是有禮貌等技巧。六、請「胖虎」主動告知老師,或是請其他同學一起觀察,只要「胖虎」表現出友善行為就給鼓勵、獎勵,以正向增強他們持續表現下去。

胖虎與大雄 兩典型案例

「胖虎」這類型的孩子,具有總是喜歡操縱他人、喜歡得到注意、有號召力、機智反應快等特質,這些特質若能轉為正向的發展,將會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甚至可以成為老師的小助手,如:擔任糾察隊保護弱小同學。也可以發展「胖虎」其他興趣,將精力發洩在自我成就的成長,藉由興趣的發展也是可以昇華孩子的品格發展(像是卡通胖虎愛唱歌,可以鼓勵參加合唱團)。

而「大雄」為何老是被人欺負呢?這類型孩子總是有害羞內向、膽怯、焦慮、自信不夠、反應不夠快等特質,也就是所謂的「受害者的特質」。當然還包括「異於常人」的特徵,過高、矮、胖、瘦或是身體有殘疾;走路奇怪、講話奇怪、功課不好,或是成績太優秀被忌妒;或是性別特質上,男孩溫柔、女孩陽剛特質明顯,都會被孩子拿來嘲笑。

面對「大雄」的處理模式,不光是維護其權益不被欺負,也要注意其心理發展。通常他們會因為內向不敢表達,而壓抑自己受創的感受,有些會發展成去欺凌比他更弱勢的人,若是嚴重受創,也曾有輕生念頭的案例發生。

轉載自:天下雜誌出版《親子天下雙月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