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變身貓熊 泰民籲關注保育

標籤: , ,

【大紀元6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怡安綜合編譯)《曼谷郵報》26日頭版以一張被漆成貓熊樣的大象照片,配上「泰國大象只能露齒微笑並忍受」的標題提醒讀者,泰國除了貓熊外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動物。

泰國的清邁動物園,一對從中國借來的貓熊林惠與創創在經過人工授精後,於5月27日產下一隻母的小貓熊,剛出生的小貓熊出盡了風頭,一舉一動都成為關注的焦點。

於是,位於泰國阿育他耶省(Ayutthaya)的卡拉爾象園(Kraal)員工想出了一個主意。據《曼谷郵報》的報導,象園用無害的水彩把5歲大的母象帕萊(Plai Panlan)漆成黑白毛色的「貓熊」,提醒大家,泰國還有許多值得大家關心的動物。

報導中說,政府在貓熊上花了大筆錢,卻忽視了真正代表泰國的動物——大象。光是為了貓熊家族蓋的「雪屋」就花了政府了千萬泰銖,相當於台幣1,934萬元。也難怪泰國象園會用這種方式提醒民眾三思。

清邁動物園的兩隻貓熊是中共於2003年出借,根據中泰租借貓熊協議,林惠和公貓熊創創必須在10年後送回中國,小貓熊出生後兩年也要被送回去。

中共在世界使用貓熊外交不遣餘力,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時期,這仍是一本萬利的好生意。美國加州聖地亞哥動物園2008年租借貓熊一年的費用是50萬美元,動物園不僅需要提供特別的生長環境,還得滿足牠們對新鮮竹子的龐大需求,每對貓熊一年就要花上約200萬美元。當大貓熊產下一隻小貓熊,美國動物園還得支付中方60萬美元,小貓熊長到4歲存活容易後,還要歸還中國。

保育觀念錯誤 媒體推波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在2008年年底,貓熊團團、圓圓來台時曾指出人們對於圈養貓熊是保育的錯誤觀念。由於媒體不斷炒作貓熊話題,強調人工圈養、繁殖下一代與餵育努力,以及四川飼養員與貓熊深厚情感與依依不捨,陳玉敏直指,「都是錯誤訊息,真正談保育,為了保障貓熊繼續存活,健康回到野外,連飼養員餵食都得隔著板子,不能讓貓熊看到人或聞到人的味道,目的是培養其在不依賴保育人員下,能獨立覓食、與其他物種相處的能力。」

陳玉敏表示,中共這幾年不斷用貓熊做外交,藉由包裝成保育概念,口口聲聲說施行移地復育,不過,據了解,四川臥龍貓熊基地至今,卻沒有一隻人工繁殖的貓熊,能成功被放到野外過。

她進一步表示,貓熊只是中共看似保育成功的樣版,事實上,中共至今仍未制訂動物保護法,國家特許的中國熊場有上百家,上萬隻熊被終身囚禁、抽膽,更別提吃狗肉、貓肉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黑嘴端鳳頭燕鷗昨現蹤馬祖燕鷗保護區
大南台地種苗場 成鳥兒墳場
蕭敬騰誤闖森林保護區  身陷毒蛇窟
當傳統遇上保育 日本捕鯨文化難獲國際認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