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選手:拉巴哈難 「梁祝」更大挑戰

【大紀元8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邱青青紐約報導)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第二屆「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複賽於8月28日在曼哈頓考夫曼中心莫肯音樂廳(Merkin Concert Hall,Kaufman Center)舉行。經過一天的激烈角逐,8位選手進入了決賽。楊書成(音譯)是進入決賽的選手之一。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楊書成談了他對复賽中他演奏的兩個曲子(貝多芬浪漫曲 No.2F大調Op.50;巴哈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 A小調,BWV1003,賦格曲)的理解。

楊書成說:「貝多芬的音樂就象跟神說話,跟神溝通。這是一個浪漫曲,你的痛苦、愛情片段,都可以表達在音樂里面。這個曲子有一段特別悲傷。貝多芬寫這首浪漫曲的時候,他已經知道他的耳朵要聾了,他就用悲傷的旋律來表達他的感情。」

楊書成透露﹐在表達音樂的時候,或者去想像貝多芬的感覺,或者想像一個他自己的類似的感覺,但是又要把握住﹐不能超過貝多芬要表達的東西。這是對他來說困難的地方。「就是說你不能太浪漫了,也不能太呆了,要找一個平衡,這比較難。」

談到演奏巴哈音樂的特點時,他打了個形象的比喻﹕「就像在皇宮里,有很多小屋子,每個屋里的東西都不一樣,有的是畫,有的是瓷器。進了放畫的房間,就不能把它表達成另外一個地方,畫就是畫。他的音樂特別規矩,你不能破坏音樂的規矩。」

他演奏巴哈曲子的體會是:「拉巴哈的曲子不能拉成浪漫曲一樣的,要中規中矩,老老實實。他有很多片段,每個片段都要弄清楚了才行。巴哈的音樂一般都是有兩個主旋律,拉完這個主旋律,還得重复,不能變。」對他來說,巴哈的曲子是難度最大的。

楊書成解釋說,原因是他練琴不是靠記音,而是靠手型來記。「我知道一般人都是記譜子,那譜子大多是上面一個旋律,下面一個旋律,中間一個旋律,都得記住。而我是練手型,我大概知道主旋律在哪,我的手會告訴我中音是這個,下音是這個,我就這樣練的。這樣練有一個缺點,上台一緊張,可能我記住主旋律,但是記不住中間和底下的旋律。這時就會出現這個情況:譜子上寫了三個音,我只拉兩個音,因為我怕錯。會有這個問題。」

他即將參加的決賽的一個曲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簡稱《梁祝》)。他說他對《梁祝》的故事有一些了解,知道是一個愛情故事。「古代富人不能和窮人結親,祝英台家已經給她定親,梁山伯后來為情而死。祝英台后來在結婚途中遇上(梁的墳墓),殉情后雙雙變成蝴蝶。」

他注意到拉《梁祝》的時候有一個滑音,那是來自二胡的演奏技法。這個滑音出現在殉情的那個片段,「必須從那個音開始,然后再滑。我可以模仿這個技法,但是比較難一點。如果滑的太慢,或者手的壓力太大了,弓子的壓力太大了,等等,很多問題。我听了很多小提琴家演奏的《梁祝》,大多都沒有注意到滑音的那种二胡的感覺,他們都象西方演奏時用的滑音,就是不是從那個音開始滑,是從中間開始就開始滑了,不是2-4-2,而是3-4,那感覺就不一樣,二胡的東西感覺不出來。」

他說這個曲子里面表達的感情很丰富,比如喜悅、悲傷等。曲子里面的主旋律在開始、中間和最后重复出現,他認為「這個演奏起來很難,因為三段的表達不能是一樣的。」雖然出生在中國,但是他9歲就來到國外,對中國的文化不是很了解,所以感到對表達這個曲目有些難度。

他認為做一個好的小提琴演奏家,對音樂的理解和演奏技術都很重要。但是如果兩者比較,他認為對音樂的理解還是最主要的。尤其是當選手的演奏技術難分伯仲的時候,對於音樂的理解和想象力就很重要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蔡承翰﹕再度參賽 希望學到更多經驗
參賽選手談什麼是好音樂
大賽選手:大賽曲目富有挑戰
快訊:第二屆「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複賽開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