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家狗與野狗之間僅一線之隔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訊】近日發生的野狗襲擊退休教授夫婦致死的駭人事件,引發了社會上諸多對野狗攻擊的顧慮,實際上家狗與野狗之間的區別僅一線之隔。而如何減少野狗的數目,則有賴於飼主擔負撫養寵物的責任,不要任意拋棄牠們。

兩週前,77歲的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退休德文教授路瑟.斯瓦德(Lothar Karl Schweder)與65歲、退休前長期擔任該校圖書館人文學科的目錄學者的妻子雪麗.斯瓦德(Sherry Schweder),夫妻二人在8月14日晚間於Lexington鄉間自家住宅附近遭到14隻混血狗的襲擊,當場斃命。警方說,斯瓦德太太係出門尋找自家於一月前走失的狗而遇到群狗的襲擊喪命。斯瓦德先生則是去尋找太太時遇到狗群與妻子的屍體,經過激烈的搏鬥後遇害。這群狗共有14隻,屬於斯瓦德夫婦已經搬離的一位鄰居霍華德.泰克斯敦(Howard Thaxton)。泰克斯敦由於醫療原因,已經搬家,但狗們仍在原處。泰克斯敦的朋友會帶他來餵狗

專家們說,狗在缺少飼主與穩定的食物來源的情況下,很快就開始變的與他們的祖先——狼一樣,集結成群以尋求食物與保護。

類似被野狗襲擊的事件只要是在任何任狗自由遊蕩的地方皆可能發生。德州農工大學 (Texas A&M University)小型動物臨床科學系的比佛 (Bonnie Beaver) 教授說,只要幾隻狗——兩隻或三隻,無論是在城市、近郊或鄉下——就能夠產生狗群的行為模式,當群體意識(pack mentality)成為主導時,狗群便能做出瘋狂行徑。

人類會是狗群的威脅,從群狗的認知來說,一個人就是一個外來者。比佛教授說:「我確信一定有一隻帶頭發動攻擊的狗。」一些簡單的動作,例如目光的接觸都能使狗感受威脅,而牠的肢體語言會將這種感覺傳達到群狗中,使牠們也變的緊張不安,因此觸發事件的升級與惡化。

攻擊退休教授夫婦的十幾隻狗中沒有一隻是體重超過40磅的大型狗,但是他們的數量卻足以令人膽寒,此時尖叫、揮動手足或企圖逃跑都只能使情況更糟。堪薩斯州Westwood動物醫院動物行為諮詢部的主任韓紹森博士 (Dr. Wayne Hunthausen) 說,若遇到野狗群,如能迅速爬到樹上或其他安全地點則值得一試。

將狗去勢能夠減少牠們的攻擊性並控制其繁殖的速度,因此當地流浪動物收容所的主任弗納許(Susan Fornash)相信,如果這群狗已被結紮或行子宮切除術,這個悲劇就能夠避免,而不是任其繁殖成為極具攻擊性的危險狗群。

為了減少野狗的數目,飼主們應該給寵物實行去勢手術,並不要讓狗自行四處遊蕩。不但自身容易受傷也有可能傷害別人;最後,絕不要拋棄寵物任其自生自滅, 如果搬家時不能將寵物一起帶走,則將狗送人或送到流浪動物收容所。搬走後將寵物留在原處僅供給食物是絕對不夠與不負責任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喬州一對老夫妻遭野狗群殺死
喬州退休教授夫婦遭野狗攻擊致死
亞特蘭大槍手劫持公交車
大型貨船失控導致南卡主要橋梁關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