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物

許時穩的堅持 酸柑茶越陳越香

【大紀元9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淑芬苗栗30日電)「好東西,一定要傳承下去」;苗栗縣日新茶園老闆許時穩說,客家人將虎頭柑與茶製成溫潤化痰「酸柑茶」,雖難以打開市場,但他仍堅持產製,並研發茶包,延續客家傳統智慧。

47歲的苗栗縣頭份鎮日新茶園許時穩,是頭份鎮興隆里百年茶廠的第四代,許時穩說,日據時代茶業並未開放民營,曾祖父許阿發獲准經營「興隆茶業組合」,為興隆里茶農製茶,到民國60年前後才開放民營。





苗栗縣日新茶園老闆許時穩說,東方美人茶是一心二葉的好茶葉製成,他延續家業種茶製茶,也延續製作客家「酸柑茶」,雖難打開市場,但須傳承客家傳統智慧。(中央社)

許阿發當年種植茶園廣及100多甲地,經傳承4代,目前僅許時穩經營製茶廠,種植約2甲多地茶園;桃竹苗地區著名的椪風茶,又稱為東方美人茶,因有小綠葉蟬叮咬茶葉,吸收水分、養分,其分泌物產生酵素,使得茶味呈現蜂蜜及果香等特殊芳香而聞名。

許時穩說,他繼承家業種植東方美人茶、製茶外,希望能傳承客家人的智慧「酸柑茶」,外界對「酸柑茶」不了解而無法打開市場,「目前願意製作的人已經不多,但是好東西,一定要傳承下去」,雖不敷成本,他仍堅持做作下去。

客家人擁有勤儉傳統,許時穩說,虎頭柑是年節用來擺設,是「中看,不中用」的農產品,但前人認為丟棄可惜,研發與茶葉結合,製作成「酸柑茶」,每年黃曆過年前後,虎頭柑產季時,客家村落家家戶戶忙著著手製作「酸柑茶」。

「酸柑茶」製作過程繁複,先將果肉挖出,將果肉與茶葉、紫蘇、甘草及薄荷等材料混合,再塞回挖空果殼內,經過多次反覆的蒸、壓製、烘烤及日曬,約經歷半年才能製作完成。

許時穩說,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只要有種植茶葉的家戶,每年都會製作數十個到百個「酸柑茶」送人或是自用,除太陽曝曬外,也會掛在廚房爐灶旁烘乾。

一整顆的「酸柑茶」要如何沖泡?許時穩表示,必須將整顆柑敲碎,用滾水煮個5至10分鐘,也有不少人加入冰糖及檸檬增加口味,「酸柑茶」潤喉化痰,沒添加人工色素,存放越久,越具功效,「酸柑茶」外皮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陳皮」。

「酸柑茶」喝起來帶有茶香與柑香,並有特殊微酸口感,成品外形不起眼,卻蘊藏著客家人的惜物傳統與刻苦耐勞,喝起來令人有特殊的感動。

許時穩表示,每年冬天他都會製作4000個左右的「酸柑茶」,透過烤箱、蒸籠等新式設備製作,只要2個多月即可完成,既可保留古老風味,製作更衛生、便利,每個售價約新台幣300元至500元。

「外人不了解,不知『酸柑茶』的好」,許時穩無奈地說,為讓大眾的接受度高一點,他在7年前苦思研發「茶包」產品,方便沖泡,但銷售仍有限,許時穩說,他仍會持續製作下去,「因為客家傳統的智慧,一定要有人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