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美週五(12月13日)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雖然各自發表的協議框架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具體細節上仍存大大小小的差異。
美中第一階段協議達成的消息為川普總統連任再添勝算。選民們看到,川普始終掌握主動,做出讓步的是中共,美方的堅持有效,美國並未失去什麼,反而用文本協定和隨時可能重啟的關稅套住中共。
週五(12月13日),美中均宣布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中方承諾增購大量美國商品,美方則取消12月15日的原定關稅。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對中美達成的貿易協議持謹慎樂觀態度。
經過長達一年多的談判後,美中雙方終於達成了可執行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清華大學前講師吳強對此表示,中共做出妥協。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週五(12月13日)宣布聲明,美中雙方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達成了一項歷史性的、且可執行性的協議。
美東時間週五(12月13日)上午11點,在中方新聞會公布關於美中貿易談判中方聲明的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發推文說:「我們已經同意與中方達成一項非常大的第一階段協議。」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與北京達成一項有限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該協議將削減部分對中國商品的現行關稅稅率,並取消定於週日生效的新關稅,而中方則承諾在2020年購買5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以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三位消息人士週四(12月12日)告訴CNBC財經網站,川普(特朗普)政府原則上已與中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有待川普總統批准。
美國媒體報導,傳川普政府週四決定是否取消12月對華關稅議程,以及削減已加徵的關稅,有意思的是,同時浮現的還有中美貿易談判中最難的執行機制部分。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四(12月12日)早上9點半推文說,「非常接近跟中方達成一筆大交易。他們想要,我們也想要!」隨後人民幣市場瞬間反彈。
對於中共崛起的性質,以及它是否會對美國構成生死存亡的威脅,人們的看法各不相同。歷史和經驗常常會讓我們看到一系列的事實,同時卻讓我們對其它的事實視而不見。我們的經驗和我們所依據的信息會影響我們的感知,並導致我們產生某些偏見。
據三名知情人士週三對路透社透露,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很可能在週四(12月12日)與高級貿易顧問會面,討論是否按原計劃在12月15日,對近1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15%的關稅。
12月10日﹐廣播業界雜誌《談話者》的出版商邁克爾·哈里森(Michael Harrison)在美國國國家記者俱樂部表示:「中共已經能夠控制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美國農業部12月11日公布,中國買家訂購了58.5萬噸的美國大豆,為8個多月來最大的一筆。這是美國農業部自11月14日以來,首次宣布向中國出售大豆,也是自4月1日以來最大一筆對華大豆銷售。今年4月1日,中國採購量為82.8萬噸。
中共要求所有政府和公共事業機關在三年內移除所有外國計算機設備和軟件,美國議員們認為這是對美國科技公司的報復性威脅,但他們誓言不會畏懼,強調繼續限制使用華為和中興等中國電信產品。
美國前國務院資深官員週三(12月11日)撰文說,總統川普(特朗普)不需要現在達成協議、給陷入困境中國共產黨續命。
美國是否在12月15日對中國商品加徵新關稅備受各界關注。針對媒體關於美中正計劃推遲新關稅的報導,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週二(12月10日)表示,總統川普(特朗普)將是就關稅和美中貿易協議做出最終決定的人。
中共商務部部長助理仁宏斌今天(12月9日)表示,希望盡快同美方達成一項協議。這是中方第一次公開說的這麼明確。多方觀點認為,美中之間的新冷戰已經開始了,中共走進了死胡同。而川普很可能在順承天意,扮演著中共垮台的推手角色。
中共殲10(J-10)戰機又被稱為猛龍,是中共單引擎噴氣式戰鬥機機隊的主要戰機,與西方和俄羅斯第四代戰鬥機相當。但J-10與無所不在的美國F-16獵鷹戰鬥機(F-16 Fighting Falcon)十分相似。
大華銀行日前發表報告表示,雖然美中第一階段貿易談判看起來有望達成,但因雙方分歧仍大,再加上大陸經濟增長疲弱,預計明年人民幣兌美元會進一步走弱。該行最新預測人民幣兌美元明年首季將轉弱至7.08,下半年進一步跌至7.20。
隨著「世界工廠」出現25年來的首次貿易收支逆差,中共政府計劃增加發行以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達到創紀錄的60億美元。
年末已近,代表一年經濟成績的GDP又成熱點,尤其是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誰家GDP受衝擊更大,成為各方關心的話題。 近期,中共將去年GDP上調2.1%,結果引發外界憂心中國經濟前景;而美國也修訂GDP,將三季度GDP增速上調至2.1%,市場卻因此信心大增,經濟增長放緩的陰雲頃刻間被驅散。 為何同是修訂GDP,外界反應迥異?又為何中共6%的GDP增速...
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欽(Steven Mnuchin)週四(12月5日)表示,與中方的貿易談判進展順利;但他也表示,美國不會被任何人為的期限束縛。
川普週二(3日)暗示他可能想要在2020年總統大選後再跟中國簽訂貿易協議,此言一出,與貿易戰息息相關的蘋果公司、卡特比勒和波音公司聞訊賣壓湧現,道指收跌1%,或跌280點,為連續第三日下跌。
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週二(12月3日)表示,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繼續推動與中方,以及法國和其它歐洲盟國的貿易協議,美國市場准入(或強勁經濟)和關稅手段是川普的兩個槓桿。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週二(12月3日)出席北約峰會,在被問道是否計劃在年底之前完成與中方的貿易協議,他回答:「我沒有最後期限。」 他還補充說:「從某些方面來說,等到大選後再進行會更好。」美國將在2020年11月舉行總統大選,川普正爭取連任。
貿易戰持續超過一年,除了給大陸經濟造成巨大衝擊之外,有香港媒體日前表示,貿易戰繼續下去將會對大陸的糧食供應造成傷害。
中國銀行研究院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日前均表示,明年大陸GDP增長會跌破6%,而有觀點表示,中共一直把6%的經濟增速視為可接受的底線,而貿易戰會成為大陸經濟增長跌破6%的藉口。
有消息人士日前透露,美國政府正在對華為的禁令做出討論,以阻止更多外國生產的產品出售給華為,這將加大貿易黑名單給華為造成的打擊力度。
《華爾街日報》週四(11月28日)刊文說,北京一方面抱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但另一方面卻為跟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敞開大門。
共有約 2996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美國日前公布了約3億美元的對台軍售。在不久前落幕的2024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印太是美國全球防衛重點,「只有亞洲安全,美國才能安全」,並警告中共切莫威脅台灣。中共防長則威脅稱,「分裂」台灣者將粉身碎骨、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