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高雄榮民總醫院引進台灣首台3D乳房攝影,1年多來有5000多例受檢,大幅提升篩檢乳癌準確性,院方今天發表這項篩檢新利器。
過度醫療問題日益受到各方檢討。先前有研究報告說,基於迄今最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結論,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不建議婦女做例行性卵巢癌篩檢,以免除受到不必要傷害(如大手術等)的風險。對於同樣高度威脅女性生命的乳癌,究竟該不該做篩檢?目前歐洲出爐的大型研究報告顯示,乳癌篩檢讓50到69歲婦女活命的機會大於過度醫療的案例。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醫界普遍認為棘手難治的「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復發、高死亡、高轉移的特點,台灣每年約新增1,500名三陰性乳癌患者,10年存活率僅6成左右。研究顯示,化療用藥「歐洲紫杉醇」可有效延長三陰性乳癌病人無病存活期,降低復發風險達41%。健保局9月起將擴大給付,患者可省下17萬元藥費。
最新研究顯示,女性每天從事兩個半小時的家務或外出散步,可降低6%罹患乳癌的機率。每天承擔中度體力活動的婦女, 例如:3個小時園藝勞動,也能減少得乳癌10%的風險。而每天投入6小時,積極參與家務活動等高度體力活動的人,更能降低13%患乳癌的風險。
澳洲昆省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使用蜘蛛毒液治療乳腺癌的可能性。
根據英法聯合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體重過重或肥胖,將可增加乳癌患者再發率、及發生第2種癌症的機率。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組合性藥物治療對於治療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陽性的癌症病患有較好的療效,可使病情暫緩發展,可改善生活品質,是很有前景的治療方法。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台北報導)妻子得乳癌,丈夫也不好過。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針對乳癌病友配偶調查發現,有超過6成4的先生,曾經壓力大到心情無法承受,除了在精神上要面對太太罹患癌症,男人也面臨選擇治療而產生的經濟、照顧子女與外界眼光的壓力。因此,乳癌病友協會成立互助平台「香格里拉俱樂部」,讓乳癌病友配偶能有一個可以諮詢與同儕支持的管道。
歐洲研究指出,大量攝取高澱粉碳水化合物及糖份,可能增加年長女性罹患較少見卻更致命乳癌的風險。
女性乳癌病情因人而異,治療也不同。台中一家醫院為乳癌患者量身打造「治療計畫書」,包括治療方式和術後飲食調整等,幫病患重拾健康。
澳洲墨爾本彼得麥卡勒姆(Peter MacCallum)癌症研究所和莫納甚醫學研究院(MIMR)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小鼠,成功發現了一種阻止乳腺癌擴散到骨骼的方法。
(大紀元記者鄧振梁編譯報導)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組合性藥物治療對於治療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陽性的癌症病患有較好的療效,可使病情暫緩發展,可改善生活品質,是很有前景的治療方法。
奇美醫學中心推廣以主動式呼吸調控技術配合放射線治療乳癌患者,發現可明顯減少乳房位移、肺臟及心臟接受的照射劑量,提升治療安全性與品質。
乳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病之一,據世衛組織統計,全球一年約有50萬人死於乳癌。成大醫院放射診斷部郭雪梨醫師提醒,乳癌雖然發生率很高,卻是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若能及早發現、診治,痊癒率、存活率都很高。
美國研究今天指出,適度運動婦女停經後罹患乳癌風險,可能較不運動女性來得低。
法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上大夜班可能會使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30%,這是「在統計上重大的」風險。
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俊宏今天表示,乳房攝影篩檢發現異常時勿驚慌,早期的癌症,只要及早治療,乳癌5年存活率幾乎百分之百,婦女應把握機會檢查。
根據國際研究,便宜且相對安全的糖尿病藥物「滅糖敏錠」(metformin)或許有抗癌特性。不過這項發現尚缺佐證。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孩年少時因兒童癌症而接受放射治療,到中年後患乳腺癌風險明顯升高,即使接受相對低劑量的輻射治療,患乳腺癌的風險亦增加。
最新醫學研究發現,幼年時曾罹患癌症,接受過胸腔放射線治療的女性,成年後得乳癌的機率將大幅提高。
今天公布的研究指出,實驗藥物T-DM1療法可能有助抑制一種惡性乳癌增長,為棘手惡性腫瘤的個案治療另開一扇希望之窗。
研究人員警告,輪值夜班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他們的研究指出,在晚上工作會讓得到乳癌的機率增加40%。
不少女性都會選擇作乳房X光定期檢查,但網路上最近出現了一篇貼文,指出國外報導「乳房X光攝影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要戴甲狀腺防護鉛套才能預防,國內醫師出面闢謠,乳房攝影是低劑量的X光,甲狀腺會吸收的輻射劑量很低,不至於致癌,可以不用自己嚇自己!
新研究說,某些類型的注射性避孕藥,可能會讓20到40幾歲女性的乳癌風險增加。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某些女性成年才開始食用大豆,恐導致乳癌腫瘤抗藥風險。
美國的新研究顯示,女性若長期使用任何種類的荷爾蒙來減緩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會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
研究今天指出,廣泛作為更年期婦女預防乳癌藥物的「諾曼癌素」,會加速骨質流失,因此可能造成骨折風險增加。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 不過第二線的口服標靶藥物「泰嘉錠」,健保卻沒有給付,病患負擔不起十多萬藥費,最後只能停藥,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長期爭取健保給付,但最後仍被排除在外,健保局解釋,現階段口服標靶藥的實證療效仍不明確,才沒有給付,不過確定有相對療效實證及成本效益的藥品,均會納入健保給付,以減少病患及家屬的財務負擔。
美國史丹福大學成功運用電腦軟體判讀乳癌腫瘤標本切片,且比醫師用顯微鏡判讀得更精確。
(大紀元記者古惠珍編譯報導)先前的研究發現,輕度飲酒者不會使乳腺癌的風險增加。但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最新的研究指出,婦女每周飲酒3次,無論是喝啤酒、葡萄酒或威士忌,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高於完全不飲酒者。
共有約 67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一直以來,中共熱衷於宣傳炒作各種新式武器,從所謂隱形飛機、航母,再到現在被稱為「巷戰利器」的軍用機器狗。但中共當局不敢提的是,中國公司的機器狗其實來源於美國的開源技術。專家表示,在真正的戰場環境下,機器狗缺點太多,花哨不實用,美軍其實已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