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
約 158 條記錄
-
秉持不動手術治療的信念 基隆骨科診所誕生 2023/11/20妮可美麗醫學事業集團今(20)日下午在基隆市劉銘傳路1號7樓(肯德基樓上)舉行基隆骨科診所揭牌儀式。妮可美麗集團總裁白右筠表示,未來我們...
-
桃療綠色奇跡 見證健康與療癒 2023/11/06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引用先進的「環保綠能」農業技術,在精神科職能復健中,全國首創以溫室環境中種植各類草本作物。這種創新的水耕方案僅需少量...
-
朴醫復健新模式 下肢復健機器人帶來新希望 2023/11/03據研究指出,中風患者如能夠儘早復健接收多樣的感覺刺激,能促進大腦神經的可塑性,有助於受損的腦部區域重建,與對照組相比在功能獨立量表的分數...
-
衛福部桃園醫院與罕見家園 聯手守護罕病家庭 2023/09/11桃竹苗罕見疾病家庭福利資源再升級,醫療與社福雙方合作為罕病個案帶來多層次深度服務。罕見疾病基金會罕見家園自2022年10月底成立,有「桃...
-
車禍後仍在復健 林志穎晒25年前帥照吐心聲 2023/08/19台灣藝人林志穎2022年7月發生嚴重車禍,事隔一年多,他受邀參加中國大陸綜藝節目《披荊斬棘》第3季。16日,他在微博附上25年前沒機會曝...
-
屏東醫院「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揭牌 2023/08/01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2016年起與高醫合作,成為高醫輔導的「職業傷病診治網絡醫院」,除繼續維持「職業傷病診治網絡機構」身份,在財團法人職業...
-
單腳勇士 桃園醫院助重新站起來 2023/07/05陳爸爸是個65歲的市場攤商,每日清晨天還沒亮需借助騎摩托車準備去市場做生意,這一天如往常一樣出門工作,被一台闖紅燈的轎車迎面撞上,導致左...
-
助口腔癌病人復健 台衛福部推跨專業試辦計畫 2023/05/04口腔癌為台灣男性十大常見癌症之一,除影響個案言語表達,也常造成個案顏面外觀,影響患者生活及社交。衛福部口腔司推動「口腔癌個案個人化復健模...
-
疫後復甦 桃園療養院復健學員社會適應之旅 2023/04/26因疫情防疫規範,精神障礙者社會適應活動2年多來受到許多限制,隨著國內疫情減緩,開放相關社區活動之際,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立即為社區復健中...
-
墨爾本「機器人」診所開業 全澳首家 2023/03/09據九號新聞網報導,澳洲第一家「機器人」康復診所已在墨爾本開業,目前至少有100名患者在使用機器人設備恢復健康,而且該診所接診人數還在增加...
-
人氣: 26530
-
人氣: 3696
-
燒燙傷者增生疤痕 台民團籲「勿以貌取人」 2023/01/11遭遇大型燒燙傷常需要經歷一段漫長復健過程,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11日分享,當傷友經過努力回到正常生活後,接下來就是「環境」部分,盼倡導...
-
屏基把復健治療送到家 家屬免奔波好放心 2022/12/27屏東基督教醫院「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於北屏東地區高樹至萬巒,推出腦中風、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急性後期照護居家模式,病人免出門...
-
為恭急性後期照顧 助中風病人重返生活自理 2022/11/30陳先生今年38歲,為一般上班族,因上班忙碌經常熬夜,三餐不正常,平時也沒有運動的習慣,某天早晨起床時發現自己半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家...
-
視覺回饋 偏癱病人遊戲打怪做復健 2022/11/17陳楊女士因車禍造成腦出血,被送到醫院時昏迷指數只有3,歷經二次腦部手術,昏迷20天後,竟奇蹟地甦醒過來,之後住院復健5個月,剛開始她意興...
-
針灸、整骨或復健? 中西醫治療疼痛面面觀 2022/11/09腰酸背痛聽起來不是病,但身體「疼痛」始終是排在前幾名的困擾現代人的文明病,其原因各異,診療方法也大相逕庭。11月6日(週日)柔斯密市舉辦...
-
弘道居家安全展覽 看見長輩「住」的困境 2022/08/22原本該是最安全的「家」,對高齡長輩卻是隱藏危機的地方?家中有哪些環境容易讓高齡長輩跌倒?根據2018年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事故傷害死亡...
-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 「種下希望 幸福活動」 2022/05/10慢性精神病人因疾病所致,導致社交技巧退化,適當提供復健治療模式,對其疾病復元有顯著成效,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於院內設置340床慢性病房...
-
北榮桃園分院復健團隊 協助復健者身心靈回復 2022/04/29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座落北桃園虎頭山旁,林木悠悠之地,建院至今已20餘載,而其中之復健科,亦於開院之初服務大眾迄今,由於近年社會整體高...
-
醫療照護再升級 桃園中醫巡迴早期療育站揭牌 2022/04/25桃園市政府近2年積極針對偏遠沿海地區投入醫療資源,致力於縮短城鄉醫療資源差距,辦理沿海地區醫療網絡服務及觀音牙科醫療站醫療服務,增加沿海...
-
久咳不癒、胸悶、心悸,是胸椎錯位?醫師公開自我復健好方法! 駝背簡單自救:躺、站、伸展,不用額外買輔具自我就能矯正! 腰間盤...
-
胃不舒服竟是食道癌 微創手術助食道重建 2022/03/0962歲的王先生因胃部不適到醫院接受胃鏡檢查,醫師發現他的食道下三分之一段的黏膜有異常,因此進一步做切片檢查,病理報告顯示為食道癌。所幸...
-
復健服務送到家 助失能者恢復自主生活能力 2022/02/1682歲的周爺爺有多重慢性疾病史,因脊椎退化長骨刺,到醫院接受腰椎壓迫手術,術後有下背部傷口疼痛及下肢無力的狀況,所以平日起身、移位及日常...
-
常做3招簡易肌肉放鬆操 遠離肩頸痠痛 2022/01/14衛福部苗栗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柯佩孜表示,寒冷的冬天,許多民眾常會抱怨肩頸痠痛不舒服。
-
解封後過度運動 足底筋膜炎可居家復健 2021/11/17疫情期間禁戶外活動,長時間窩家裡,解封後,不少人出外長距離踏青、爬山,也伴隨出現運動傷害,最常見是罹患足底筋膜炎。物理治療師陳長祿表示...
-
五十肩做復健進展有限 應懷疑是否長骨刺 2021/09/10一位55歲婦女,長期有肩膀疼痛、很多角度手臂彎不起來,有時睡覺還會痛醒。醫師研判斷是五十肩,做了三個月的復健效果有限,經人介紹至新竹台大...
-
肩膀痛到難入睡 竟是肌腱破裂惹的禍 2021/08/1865歲的劉女士一年以來總覺得左邊肩膀無力,到了晚上又痠痛難受,睡覺時若側身壓到,更是痛到無法入睡,雖然有到醫院接受X光檢查或是藥物及復健...
-
從險成植物人到能自己生活 中風工程師的復健路 2021/05/24當不幸中風,面對失能等後遺症,要怎麼復健?一位工程師中風後,險為植物人,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個月,奇蹟似的醒來。一開始的復健有偷懶的想法,雖...
-
復健不是你所想的那麼一回事 2021/04/16復健本身是辛苦的,伴隨著汗水與淚水。當身體機能在意外中損傷時,肯定不會恢復成以往百分百的樣子,好比牆上產生了裂縫,即便你補了土,它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