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派文学”你说我说

人气 30
标签:

【大纪元2月20日讯】北京的文坛,是否存在一个“新京派”,一直有着争论。国外学者研究北京一些作家,就把汪曾祺、杨绛、张中行等,列为“京派”。这概念的使用,是因为上述诸人,呈现出一种与三十年代的“京派”文人相近的一面。有人甚至把更年轻一代的作家、学者如陈平原、止庵等,也看成“京派”,原因是内中有“苦雨斋”的影子。但这些文人的写作,毕竟与北平时期的文人写作不同,又有新的特点,我们姑且将其视为“新京派”吧。这一流派的写作,注重学识,历史感强,文章有厚重的东西在。汪曾祺、杨绛、张中行、陈平原等人的作品一直畅销,看来是“京派”文化的魅力起了作用。

文化背景

“京派”是与“海派”对立的文化形态。三十年代,曾有过“京派”、“海派”之争,沈从文、鲁迅等都写过相应的文章。“京派文学”,在我看来是非时尚化的存在,沈从文的小说,林徽音的随笔,朱光潜的评论文章,都染有浓厚的文化情调,没有说教气和八股气。像钱玄同的短论、沈尹默的诗词、知堂的小品,蕴含着历史的深度,和新旧不同的学识。“京派文学”与“京味儿文学”不同,后者过于拘泥于地域性,前者则具有精神的开阔性和历史的凝重性,我们看沈从文的小说,读废名的随笔,就可以感到其气象的超凡。他们关注人类的命运,但往往排斥功利主义,沉浸在纯粹的精神静观之中。其长处是远离浮躁,有冲淡、静穆之美;短处呢,则与底层百姓缺少亲和之力,好像远离水火,跟大众的情感多有隔膜了。鲁迅批评过“京派”的“近官”,实则看到了其中的非平民性,如今想想,不算是苛刻之谈。

“新京派”的文人,继承了前人的许多优点,像杨绛的小说,就很带林徽音式的雅致,但又多了某些残酷与冷峻。张中行的随笔,既有知堂的学识、品位,但精神的深层呢,有很深的贫民意识。汪曾祺写北京社会的小人物,毫无贵族架式,审美的情趣虽然过于高雅,但笔下人物的形态却是乡土中国的写真。记得还看过王世襄的《秋虫六忆》,学识非凡,品位不俗,那种高远的人生境界,是只有北京文化圈子才能培育出来的。印象突出的还有林斤澜,他的作品描述北京人的生活,朴素里透出哲学,那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新京派”的文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又在底层社会生活过。他们以超然的目光打量人生,又用平民的情调寻找艺术之美,这些,在老北京的文人那里,不是都能看到的。

“京派”的魅力

“新京派”的作家有多少?这是不好估计的数目。除上述的作家学者外,我以为季羡林、冯亦代、舒芜、徐城北、谷林、止庵等,均大致可算此列。他们的个性不同,审美风格亦多有别,但有一点是相近的,即远离着流行色,关注人类永恒的价值,注重学理,追求超凡的境界。季羡林的文章老到沉稳,内中诉说着许多文化的难题。舒芜写现代文学的掌故,透出几许人世的沧桑。徐城北在京剧艺术中久久游荡着,写出诸多京派文化的小品,颇可一观。最有趣的是年轻的作家止庵,文章谈天说地,字句连着古今。忽而涉笔庄子,忽而漫谈音乐,有一点情趣,一点掌故,一点哲学,和当下流行的散文,颇不一致。止庵先后著有《如面谈》、《六丑笔记》等等,均很畅销。他谙熟先秦诸子作品,对五四传统别有兴趣,文章颇有知堂、废名余韵,读来很是亲切。冯亦代的随笔也颇可一读,他介绍异域文化,情感中厚,学识渊博,每篇文章,均有新的东西,没有浮躁的影子。读这些人的书,有时心能够沉静下来。离世俗远了,与崇高的爱意近了。近年他们的作品一直较受欢迎,恐怕不是没有道理。

废名当年向往六朝的文章,以为气韵阔大,无后来文学的制义之气。“新京派”文人中,有许多是喜欢六朝文章的,像陈平原就写过此类研究文字,对此别有心得。止庵的小品,多少也可看到一点影子。人们所以回到晚明小品,回到知堂散文的路径去,大概是对装腔作势的文艺多有隔膜。借心灵的自省和知识的积累,寻一个“心远地自偏”的境地。如此说来,“新京派”的写作,不过是五四文人的一种旧梦重温罢了。   各种看法

一些被喻为“新京派”的作家、学者,并不承认存在一个“新京派”,认为那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这原因是,一个流派的存在,应有一个集团,几种杂志,和一种理论观念。但同意这种说法的人则觉得,看一个流派,主要是把握它能否体现一种文化气象。例如,陈建功、赵大年、邓友梅应是“京味儿”作家,说他们是“京派”就有些不妥。说王世襄、启功、朱家属于“京派”,大致可以成立,但就没有人会把王蒙、毕淑敏看成“京派”作家。什么原因呢?“京派”不是简单的地域性文学,也非流行的文学。它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情调,一种从历史与现实中升腾出的超功利的精神凝视。徐城北、靳飞等人认为重提“京派”是重要的,应提倡“京派”。张建术认为北京现在已成了国际性的大都市,自然有它的文化风范,但要介定什么是“新京派”,要下一番功夫才行,用三十年代的标准看问题,大概会不得要领。陆昕先生则觉得,在当代文化中,是存在着一种“京派”传统的。“京派”主要呈现的是士大夫的情调,强调道德文章的重要性。它不同于“京味儿”,“京味儿”更多表现的是平民性和世俗特征。俞平伯、知堂的写作有士大夫气,故为之“京派”,老舍、邓友梅的小说有胡同风情、百姓苦乐,故称其为“京味儿”。当代文人,有追随知堂、俞平伯的,有和老舍先生为伍的。他们追求不同,各领风骚,形成了北京作家群的不同特点,如果仔细研究,是有趣味儿的。

流派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存在,但一旦囿于单一的理念,便会存在问题。我觉得作家不必去看重自己属于哪一流派,过于强调“新京派”大概会自我封闭,与鲜活的人生渐远了。“新京派”存在与否,是一个理论表述的问题,不是一种创作实际问题。其实,启功、王世襄的诗文写作,追求的是一种精神自娱,并未有新旧“京派”的概念。止庵写散文,亦未自封为谁的弟子,不过洒脱为文而已。北京的文化,丰富而奇特,文人多,创作丰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要整齐归一,其实是很难的。


    相关文章
    

  • 高行健电视答龙应台 (2/17/2001)    
  • 【纪元专栏】 张伟国:抵制不公正的星火布满中国 (2/17/2001)    
  • 注定要失败的官司–天文学家联名讨还“黑暗天空” (2/15/2001)    
  • 高行健离台前植树 落地生根常回来 (2/14/2001)    
  • 南极不是生命禁区 学者归来谈感受 (2/14/2001)    
  • “好像自己是台湾人”高行健离台前如是说 (2/14/2001)    
  • 高行健今结束台湾访问 九月回台安排《八月雪》 (2/14/2001)    
  • 太阳系不断发现有新的小行星出现 (2/13/2001)    
  • 杨芳芳:高行健背后沉默的女人 (2/12/2001)    
  • 大陆官方批高行健作品“灵山”可怕 (2/12/2001)    
  • 三毛身后是非知多少 (2/12/2001)    
  • 日本漫画台湾论 在日也起论战 (2/11/2001)    
  • 高行健: 自承是“中国流亡文学” 著作定稿皆用“繁体字” (2/10/2001)    
  • 高行健成大演讲 (2/10/2001)    
  • 《自然》科学杂志:宇宙年龄有新说–125亿岁 (2/8/2001)    
  • 亚洲周刊专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 (2/7/2001)    
  • 陈水扁欣赏高行健坚持理念勇往直前 (2/6/2001)    
  • 特写:电影版“轻舞飞扬”——马千珊 (2/5/2001)    
  • 细数射雕英雄榜 且看今日谁举弯弓“射大雕” (2/5/2001)    
  • 高行健喜四大古典小说 (2/5/2001)
  • 相关新闻
    高行健喜四大古典小说
    细数射雕英雄榜 且看今日谁举弯弓“射大雕”
    特写:电影版“轻舞飞扬”——马千珊
    陈水扁欣赏高行健坚持理念勇往直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