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投机进行到底?

——经济学家“赤膊上阵”

标签:

  市场中一冷一热的现象反差极为明显,冷的是大盘的成交量,不知不觉得越来越少,买盘不知都躲到什么地方去了,热的是各类传媒在吴敬琏的“针对性”讲话后,引发了激烈的反响,一批经济学家也发表了观点迥异的文章,如果说在个股炒作热气腾腾时,人们无瑕顾及这些跟赚钱无关的“闲话”,现在突然深套了,头脑冷静多了,也许会反思一下,自己手中的筹码该怎样处置,“有层次”的讲话有没有道理。

  应该讲吴敬琏讲的是“大实话”,指出一个市场上人人都明白,但习已为常已不去多想的问题,毕竟赚钱是“第一位”的。而厉以宁、肖灼基等的文章,貌似代表散户利益,实际上是“强牵附会”,反映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声音,明眼人不难看出,为什么在股市调整的关键时刻,这些不同声音迅速“交锋”,主要是参与者涉及的范围已十分广泛,大盘的涨跌对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

  指数上涨可以掩盖一切,上市公司圈到钱,庄家账面利润丰厚,跟庄的人也赚钱,大家心照不宣,一旦大幅下挫,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抖了出来,庄家输了,散户深套,繁荣时遗留的许多黑幕、丑闻不断曝光,市场信心受到重挫,各方面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但大盘涨跌自有内因,一篇文章或谈话力量有限,人们对《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都见识过了,还是从市场找原因吧。

  中国股市确实需要一个“大讨论”,是“将投机进行到底”,直到资金支撑不住,最后彻底崩盘,套住所有机构和个人呢?还是重新打造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市场,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在市场化脚步越来越快时确实值得认真思考。

  现在是股市10年中股价最高的时期,却不是上市公司业绩最好的时期,这样造成市盈率也处于最高水平,早不搞晚不搞,偏偏在这时大讲“市场化”,这意味着什么。因为资金面最宽裕,市场人气最旺盛,好股票坏股票都有机构敢做庄,能达到“圈钱”最大化,现在配股和增发新股的“畸型高价”,若干年后人们会感到实在“可笑”,清华同方增发新股46元的价格,不知套牢10元的众多机构目前心情如何。据笔者了解,许多生产流通企业大量参与配售新股,拿到手后马上抵押给银行,融得资金再投入企业的正常运作,不然就没有流动资金了。

  这样我们实际上在制造一种假象,表面看引入大量法人机构配售掉许多新股,实际上申购到新股的企业转手又抵押去融资,维持住了很高的发行价。如果将来抛售有利可图,似乎没什么风险,一旦泡沫破裂,股价大幅下挫,引发的震荡不单纯是股市,社会企业、银行等方方面面都会卷进去,目前高价增发新股的风险已经凸现。

  在股评界尚未爆发“多空大战”时,经济学界却“硝烟弥漫”,反映股市辐射的面越来越广,牵涉的利益集团甚众,这不是“学术之争”。对目前股市作何评判,随便问一个散户就能有明确的答案,并不需要经济学家的“智商”,吴老先生只不过是指出了这一点,这和喊“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一样,是需要勇气的。随着大调整的来临,各方面对股市的关注会增多,毕竟把钱放进去的机构和个人有“切肤之痛”,总要找机会说点话。

  当政策倾向于上市公司多圈钱时,可能又会产生一个让决策层“始料不及”的新问题:会不会只是“养肥”了上市企业这一块(这仅指拿到资金,能否搞出好业绩还是未知数),而其它方方面面参与者都“瘦”了。如炒作的机构最终做砸了,大量散户严重深套(个人资产流失),社会法人配售新股亏损等,只要股权投资没有来自上市公司的“真实回报”,任何炒作在退潮时,总要有人承担风险(股权只能转移,而不像债权若干年后能清偿),你能抽掉就意味着有人承接,现在实际上高股价只顾了上市公司这一头,其它参与者根本没有什么利益的保护,你们自己去靠“差价”生存,二万亿元的资金就在如此“恶劣条件”下找饭吃,如果要寻找“原罪”,大概政策的“错位”才引发市场行为的无奈和短视。

转自思想的境界论坛


    相关文章
    

  • 中国股市是赌场? (2/21/2001)    
  • 中国股市渐进改革 B股势将并入A股 (2/20/2001)    
  • 中国股市: 一级市场更黑 (2/18/2001)    
  • 中国经营报: 什么是中国股市的本来面目 (2/18/2001)    
  • 中国股市:B股周五上涨不足以表明开始反弹 (2/18/2001)    
  • 深沪窄幅整理 交投沉闷 (2/14/2001)    
  • 深沪收盘变动不大 观望气氛依然浓厚 (2/12/2001)    
  • 朱熔基再掌金融 (2/11/2001)    
  • 中国股市头号操纵者 股海翻船 (2/10/2001)    
  • 神秘人物操纵中国股市 (2/10/2001)    
  • 深沪综指收盘双双下挫逾2% (2/5/2001)    
  • 中国股市潜在的四大战略性危机问题 (1/17/2001)    
  • 汇丰银行:现在是投资B股的机会 (1/17/2001)    
  • 牛长熊短 7个月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陆股市2000年表现不凡 (1/1/2001)    
  • 中国股市:有意开放外商投资 (10/30/2000)
  • 相关新闻
    牛长熊短 7个月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陆股市2000年表现不凡
    汇丰银行:现在是投资B股的机会
    中国股市潜在的四大战略性危机问题
    深沪综指收盘双双下挫逾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