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半导体产业:人才不足及税赋问题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7日讯】 宏仁集团董事长王文洋6日指出,在大陆半导体(IC)产业快速发展下,人才募集问题已成为各投资厂商所面临重要瓶颈,如何让人才适时、适地、适所,将考验当局的智慧。至于大陆加入WTO在即的冲击性问题,王文洋认为,相较于WTO的时程远近与否,不如将税赋制度再理清,更可望有效提升IC产业竞争力。

王文洋表示,即使大陆有庞大内需市场优势,但相较于经营企业更重要的人才因素,各厂均不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遗憾,在沿海一带的人力成本,因外商高价竞争而逐步扭曲其真实价值后,宏仁已积极规划开放内陆包括成都及西安等地的人力资源,在内陆人才亦具备相同的专业知识,配合较务实的生活习性,将有效贯彻集团向来强调的“竞争国际化、人才本土化”目标。

复旦微电子总经理施雷亦指出,目前大陆高科技产业人才欠缺问题日益严重,值此发展大陆IC产业最好的时间点,复旦除在香港股市挂牌,降低人才流动率外,面对海外学人现阶段归国意愿仍低落的同时,公司改采主动出击态度,亲赴海外找寻合作机会,冀望有效化解资深经验的人才苦缺问题,并大大降低公司产品线的学习曲线。

威盛业务副总李聪结则表示,IC设计产业向来以人为本,但不是大陆才有缺乏高科技人力资源的问题,全球企业目前同样深受其害,所幸威盛在业绩持续成长的同时,配合经营模型明确,目前在台湾仍能提供较高的人才诱因,但公司布局已久的大陆通讯人才,在无可避免高流动率问题下,内部已改采取多点布局策略,计划在未来3~5年建立高达2,000人以上的通讯研发团队。

中央社报道说,至于大陆加入WTO后,对新兴半导体产业究竟是多或空,王文洋认为,半导体产业向来是采取国际化的竞争模式,大陆厂商和外商竞争已久,因此,加入WTO与否,对大陆半导体产业应无任何冲击,倒是困扰民间企业已久的转厂与赋税问题,在仍无法有效规范下,对大陆厂商竞争力将是一大阻力。

施雷表示,加入WTO将可望为大陆半导体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对IC产业长期发展来说,将是利多于弊。

李聪结则指出,对大陆、台湾两地加入WTO并无过多期望,倒是大陆国务院日前所颁定54号文件,虽对半导体中、上游包括晶圆代工、IC设计业已明订相关投资优惠措施,可惜在下游相对定义较不清楚,已出现后段封装、测试工作返回台湾较具赋税优惠的差异,这恐怕将对大陆半导体业寄望及早整合上、中、下游的努力,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关文章
    

  • 2000年世界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厂额增长90% (3/6/2001)    
  • 东京股市跳升 高科技股劲涨 (3/6/2001)    
  • 全球1月半导体销售下降5.7% (3/5/2001)    
  • 投资大师彼得林区:台股目前是投资好时机 (3/5/2001)    
  • 股指全面走升 晶片股上扬 (3/5/2001)    
  • 台湾股市劲升 半导体类股领涨 (3/5/2001)    
  • 全美达将开发新款掌上型电脑及手机晶片 (3/2/2001)    
  • 市场调查显示2003年以后是3G时代 (3/1/2001)    
  • 新一代芯片的标准制造程序 (2/28/2001)    
  • 半导体工艺可望突破0.1微米 (2/27/2001)    
  • 德州仪器-TXN发布警讯 (2/26/2001)    
  • 半导体不景气 应用材料看低 (2/23/2001)    
  • 西西里不是只有黑手党 欧洲营运最佳的半导体厂就在西西里 (2/21/2001)    
  • 日本 半导体激光加速植物生长 (2/19/2001)    
  • 美军空袭伊拉克 华尔街股市全面下挫 (2/16/2001)    
  • 台股收跌 晶片股疲软 (2/16/2001)    
  • Nasdaq逆转收高 道琼跌幅过百 (2/14/2001)    
  • 三星研发出全球首片三十二百万位元晶片 (2/12/2001)    
  • 名牌大厂投资开发追踪手机的新技术 (2/11/2001)    
  • 摩托罗拉三度宣布裁员计划  年底前裁员4000人 (2/10/2001)
  • 相关新闻
    摩托罗拉三度宣布裁员计划  年底前裁员4000人
    名牌大厂投资开发追踪手机的新技术
    三星研发出全球首片三十二百万位元晶片
    Nasdaq逆转收高 道琼跌幅过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