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中”日贸易摩擦 纯属经济事件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22日讯】 这次“中”日发生的贸易摩擦起于四月二十三日,由日方率先对大陆的大葱等农产品实施紧急限制进口。中共和日本谈过几次不成,遂于六月十八日反击,并于周四宣布从六月二十二日起对日货加征一○○%关税,两国交往气氛随之紧张。北京的日本通则认为,这起经济事件不会演变成两国的政治和战略性冲突,因此最终能获得合理解决。

中共宣布加征日货一○○%关税的当天,日本通产省东北亚室室长津上俊哉接受大陆媒体访问时说,日本政府愿意继续和北京协商,并希望能参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举行谈判以解决问题。中共接着向外界说明反击也是按国际惯例办事,属于正当防卫,并透过舆论统一口径,放缓批日的力度和情绪。

在日本取得学位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斌说,“中”日这次贸易摩擦纯属经济事件,有国际和美国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他发现日本政坛确有不满情绪,但还不致采取过激行动,就北京而言也不想扩大事端,更不愿在政治和战略利益上与日本发生冲突。在此大前提下,杨斌不认为“中”日会发生所谓的贸易大战。

北京也有人认为,日本政界突然拿大陆蔬菜开刀,有因应日本国内今夏参院选情的考虑,主要是自民党为掌握农民选票而祭出此策,并可借此舒缓目前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但不管如何,这些都和“中”日的战略冲突无关,也成不了两国交恶的催化剂。

凡事有利就有弊。从另一个角度看,杨斌认为这次“中”日贸易摩擦,反为两国进一步合作提供契机。若单从经济角度解决贸易冲突,将来类似的报复措施还会层出不穷,因为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一种行政保护手段,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尤其大陆入世后将不免遇到更多不同类型的贸易摩擦。中共经贸官员的心里都有数。

既然逃避不了,就放胆面对,而且要用更大的战略视野去面对,不要在枝节问题上和邻邦杀来杀去。杨斌认为,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中”日两国都尝试建立一个区域性的金融安全机制,以防止金融风暴的再度发生,于是产生东盟+三国(中、日、韩)的对话机制。虽然它的效果有限,但至少展现“中”日携手解决问题的意愿。

经过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杨斌认为“中”日两国是有战略视野的,有了这个共识,就可防止短期贸易冲突的扩大化。目前美国经济开始不景气,大陆市场的吸引力相对增高,杨斌说,一个可以做大的馅饼摆在眼前,为“中”日两国的深化合作提供有利条件。

杨斌在日本求学时,他的导师是已故日本外相大来佐武郎,也是著名经济学家,他以推动南北合作为职志。他主张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应协助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发展。这个被称为“新马歇尔计划”的“大来方案”,后因美国担心全球战略均衡遭到破坏加以排斥而胎死腹中。

杨斌说,“中”日要从宏观战略上寻求合作,肯定要遭到美国从中作梗。但他认为“中”美两国有如大来这般有远见的人还是很多,他相信这批人不会眼看“中”日贸易摩擦升温,进而损及“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他们会采取行动抑制两国可能引发的贸易冲突。

中共一位经贸官员引用WTO的资料说,从一九七八年大陆改革开放到今年第一季,世界各国针对大陆的反倾销案件达四百二十二宗,居全球之冠,导致外贸损失多达二百亿美元。其原因有大陆近年出口增长过快威胁别国利益所致,也有大陆确实存在倾销行为而遭到贸易报复。

这位官员说,在大陆即将入世之际,面对以往遭到贸易报复的惨痛经验,大陆需要以新的视野调适心态,去面对入世后的各种贸易挑战。“中”日这次贸易摩擦正是一门可供借镜的活教材。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电动车关税高悬 欧中贸易战摊牌还有多远
六四35周年前夕 中国局势越发动荡
疑批评知名主播 大陆900万粉丝网红被禁言
前军官:中共中央军委成了党魁的夫妻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