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大学的三大目的:求知识、求能力、求爱情!!!

猎豹

人气 19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12日讯】 曾听一位北大教授在一次学生大会上将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释为“三求”,即求知识、求能力、求爱情。大学生的群体日益壮大,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由1990年的每10万人中1422名大学生增加到目前的3611名,增长幅度为154%,也就是说10年间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约3130万。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无可非议的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中坚作用。而大学生活对这样一个不小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的形成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求知方面:

任何一名考取大学的有志之士从没动摇的一个意念就是“求知”。很少有人单单冲着体验一下大学生活而上大学的。他们渴望着扩大知识面,一个体面的口头目标就是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而事实上真正以此为目标、为动力的学生真是屈指可数。在上大学之前,父母便会警告自己的孩子学不到知识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意味着挨饿,养活不了自己当然就更不用提光宗耀祖这样神圣的事业了。学生心里自有古训为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换句话说未来一种安逸的物质生活是一强大的诱惑,那才是多数大学生前进的马达,对社会的贡献是这种诱惑产生的客观而非主观的结果。然而,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自然也无可厚非。

见于这个目标—事实上最浅显的道理就是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吃苦耐劳,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除了学习本专业课程之外,都会再学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位,甚至学三门以至更多,以求适应这需要复合人才的社会,然而不乏不少学生成了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精的二流货色。也有只学本专业的,而这些学生瞄准的是硕士、博士。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大学生的确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其科技成果屡屡创新并引起社会青睐的事实也是实实在在的。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李玲玲与经济、机械、计算机、管理等专业五名同学组成创业互助小组,发明了“高杆喷雾器,新防撬锁”,得到了社会认可,并以此首获创业风险金。这便是一例。

每个人都意识到在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生存必须有爆炸性的知识存量为底子,这本是好事,然而很看重文凭的社会坏了事。文凭本是一个人实际能力的凭证,然而却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于是文凭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大学校园没有现钱的交易,却有相当性质的事情发生。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一个学期到课堂的次数少的可怜,甚至有些学生到最后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导师是谁(当然不可否认个别老师的课堂的确很无生气,学生没有兴趣)。他们总会托人告假说:“某某有重要的事要办,所以”可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比学习更中要的。但是他们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只要能及格就是万岁,拿到证书的就是万岁爷。社会上的一套虽不烂熟于心,却也信手拈来,轻松应用:

第一,可以在考试时请人代考。报酬当然是有的,每一科多少自有一个“市场价”,他们很懂得投资的道理:没有付出哪有回报,现在的小投资是为了将来的大回收,因此掏的大方掏的情愿。自然也有人买账:哪有钱使不动的磨!

第二,在临考前(当然也有平时关系就不错的)近一个月时,平日里自称烦之又烦的拍马屁、套近乎的一套派上了大用场。与老师接近:师父喜欢吃什么、玩什么,师娘有什么爱好,千金或者少爷眼馋什么都查个一清二楚,其效率不比CIA差多少,情报掌握情况比GMB也不逊色。哎,平时学习要有这股子劲就好了。

第三,同上一条差不多,只不过这次得更紧张。是选在考试之后,成绩出来之前暗地活动。“礼是要送的,这也是一种投资。老师也是人嘛,心也是肉长的,怎么能忍心自己的学生提个灯笼出校门呢,那样自己不也怪没面子的。”学生的一套不管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老师的方便之门到底是开了,不枉学生一番苦心。然后学生抱着干瘪的钱夹笑逐颜开—这可是最真的笑,发自内心深处没有丝毫伪装的笑,测谎仪对此只会是一种摆设。

校园外有不少小名人,像十八九岁大红大紫的歌星影星,韩寒、张天天之类文学花园里的奇葩,还有计算机网络界的神童等。对于这些小有名气的人物,很多大学生心理上觉的很不平衡。认为他们不过是占了包装的光,占了家庭出身的光,只怨自己没有这等好事,很是羡慕,同时更愿意拿金钱来衡量这些人的价值。对与金钱,大学生有着极敏感的细胞。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片酬2000万美金的功夫王成龙,到价值颇菲的宝马、奔驰,数百万的豪华别墅,还有相当普通工人十数月薪水的猎犬,比人吃的都好的宠猫,这些在金钱上有点名堂的人或物都会在大学生心中画上重重的一笔。

大学生看重金钱,有社会的影响,自己在生活上因缺钱而导致的无奈与尴尬以致中途退学等一些事件也使大学生不得不将金钱在心中的地位一提再提。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正处在相当于西方世界原始积累的阶段,对金钱趋之若,也许没错。

求能力方面:

从大学简单的课程表上可以看出大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在课余的时间学习课堂之外浩如烟海的知识。大学生的任何一项特长都会在大学校园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校各式各样的团体与组织如文学社团、摄影协会、画苑、音乐团体等等都为特长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

同时学校给他们时间并提供机会磨练自己,提高办事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并适时的多与社会接触。清华大学甚至支持学生办公司,创企业。这些都表明大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再不是高中之前“唯本主义”的教学法了。然而一块硬币总有正反面,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新矛盾。在竞选们上岗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为了某一职位勾心斗角,这些在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现象竟然跨过高高的院墙爬到学校里来了。他们会请同学吃饭,给老师送礼,当然也免不了对竞争者恶语中上大有竞选总统之势。在大学里入党也是很多学生一直渴望的。老师也会鼓励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积极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我党不光以其数千万的成员闻名,更以其光荣的历史著称,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尽管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不少违法乱纪的现象,老百姓对此也颇有些看法,但是因为入党者须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所以能否成为一名党员依然是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因此不少学生都积极申请入党,但是令人失望的发现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认为自己的入党动机是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后可以顺利升迁。有些学生入党前表现积极,很受师生欢迎,然而一旦批准入党之后,便将入党誓词丢到垃圾堆里去了。“反正脸上也没刻着字儿,谁知到你是党员!”也许真有必要刻上呢!在一次募捐活动中,老师要求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多捐些,当场就有人喊自己要退党。这其中都有什么因素,我想也不单单是学生的缘故。

在另外一些方面,部分大学生也练就了一身的硬本领,他们那吃过二十年饭的一张嘴和二饼下的那双曾经无邪的探求知识的眸子在那受了世俗熏染的大脑的指使下耍起了小聪明。他们(当然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还很傻)狠狠利用了学校提供的一切有利条件来达到自己不值一提的目的:

北京某高校一大学生就很好的利用了银行的特困贷款政策和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制度。从大一开始,他便开始在两方面申请助学金。小伙子头脑灵活,一帆风顺的拿到了想要的。然后穿上名牌,吃上档次,而且从没忘记“英雄不可无美女”的信仰,大学生涯一路开满了玫瑰花,女朋友交了十几个。在此我们不禁要问当代姑娘都怎么了,择偶标准都是怎么定的?有这样的开销,他不得不向同学借,下次贷款回来再还,不过还是蛮有信誉的,从不赖着不还,只是不知道这最后一次该怎么解决。

可怜决策者们一片苦心每年喜报不断:某某银行今年贷出多少多少的资金给多少多少贫困学生以完成学业

另一位同学则是四年内大病了六七场,居然活着走出了校门。他向校医院申请证明要证明自己病重无法考试,医生居然给开了,而且四年如一日的连开了六七张!学生拿着病重证明在女生中间谈笑风生,告诉她们自己办事能力之高无人可企及

求爱情方面:

在大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话:“不恋爱,就变态。”

到底什么是爱?大学生们的解释很多:爱就是长相守,爱就是牵肠挂肚,爱就是性,爱就是付出、就是给予而无所求。这最后一种算是最冠冕堂皇的了,然而真正做到的实在少的可怜,往往都是口的巨人,行的矮子。念了这么多年书,几句豪言壮语还是不需要打草稿的。

爱情的最终是婚姻,那么这些校园恋爱族们的成功率有多高呢?不到5%!往往是比毕业之后就各分西东,各奔前程,以往的花前月下,山盟海誓都随风而逝了。还是有些人聪明,从一开始就约定“四年情侣”,为感情订了个合同!

高中时代的校园里恋爱者已大有人在。只是慑于学校的规章制度,都不敢明着来。到了大学可就不一样了:恋爱自由,谁阻拦谁就是当代老法海。恋爱者们只要不捅漏子,不太过分别闹什么大是大非,就可以“甜甜蜜蜜”的过上几年幸福时光。大学恋爱的普遍现象就是同居。

网上曾有一篇调查大学生同居的文章,其中有几组数据,也许说明一点什么:

在“你对婚前同居持什么态度”的问卷上,表示可以理解的占48。5%,说不清的占27%,也就是说75%以上的大学生“不反对”或“认可”婚前同居。

在问及“当恋人向你提出婚前性行为时,你的态度”时,表示可以接受或可能接受的占56%,认为“只要确立恋爱关系就可以发生性行为”的占23。5%,认为对此说不清的占35%。

问:“你有过和异性同居行为吗?”答“有的”占52%,其中女生占比例高达67。3%。

问卷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心态及行为,你不必大惊小怪,不管你同不同意,事实就是事实。已经发生的谁也改变不了。

在西安有一个校园林立的区域,离此不远的郊区是一片村落,这里的居民大都拥有大量的空房间,出租这些空房间是他们一大部分收入的来源。这些租房者98%都是来自附近大学的大学生,形成了“大学生夫妻部落”。问及对此的看法时,不少学生认为大家这是互助。有个学生振振有词的说:“何必要压抑自己,都是年轻人,都需要性。如果老这么压着,说不准真会变成性无能。”也有人不反对同居,但是痛恨为“性”而同居。

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大学校园是圣洁之地。可是曾几何时,象牙塔着火了。在某高校传出这样的丑闻:保卫科老师晚间到男寝去抓一小偷,却意外的发现在一男生宿舍里有五名女生留宿。
对于同居,我门无法从纯粹的爱情或婚姻的角度去解释,显然也不能把这种游牧式的暂时同居理解为纯粹的生理或器官上的需求。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懮国懮民,奋发图强;可是现在的大学生心中充满灰色,他们只重视现实,今朝有酒今朝醉,“过把瘾就死”。

事实上,恋爱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赶时髦的追求,就像现在流行染发,大家就都争着去赶潮流一样。神圣的“爱”字被部分人像吐痰一样轻率的谈来讲去。

与此同时,相对于现实恋爱的“网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一所占地仅百亩的高校周围有十几家网吧,大学生无疑又成了主角,并为了她或他的那位不认识的“他”或“她”终日泡在网吧里。据查,沉迷于网上生活的人87%是现实生活有欠缺的。按理说,大学生不该有什么空虚欠缺的,他们该有很多事去做,该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才是。然而校园里实实在在的出现了种种因空虚导致的自杀、暴力等现象,证实了的确有不少学生空虚的要了命。

这就是当前大学生的“三求”状况。

如何使当代的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时代青年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行!大学生自己也当好自为之才是!

原载《凯迪网络》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纽约11岁华裔神童上大学 (8/12/2001)    
  • 【读者来信】 起诉中国教育部 (8/6/2001)    
  • 卖菜农妇含辛茹苦供养四名子女上大学 (8/5/2001)    
  • 上大学还有那么重要吗? (7/26/2001)    
  • 高考成了可以买卖的交易 — 曹县一中高考替考揭密 (7/18/2001)    
  • 给钱包你上大学﹕北京一事务所骗高考落榜生 (7/14/2001)    
  • 九亿农民还要忍受隔离和歧视多久? (7/9/2001)    
  • 3000名高考生取得大学入学资格无法上大学 (7/5/2001)    
  • “为了妈妈我得提前进入NBA”–状元秀布朗袒露心声 (7/3/2001)    
  • “为了妈妈我得提前进入NBA”–状元秀布朗袒露心声 (7/2/2001)    
  • 送女儿出国留学 (6/22/2001)    
  • 八旬老太携女同圆大学梦 (5/13/2001)    
  • 坐在家里 可读北大法学院 (4/28/2001)    
  • 多年苦读付东流郁郁成狂 学痴失意会考跳楼亡 (4/16/2001)    
  • 美通用汽车送员工上网上大学 (4/9/2001)    
  • 大陆学生为考职业证书疲于奔命 (4/8/2001)    
  • 梁朝伟 Leung CW Tony (3/29/2001)    
  • 桑兰今年要上大学 专业选择计算机网络 (3/28/2001)    
  • 丁薇:因为–音乐让我自信 (3/28/2001)    
  • 廉署破网上大学上市骗案 (3/13/2001)
  • 相关新闻
    廉署破网上大学上市骗案
    丁薇:因为--音乐让我自信
    桑兰今年要上大学 专业选择计算机网络
    梁朝伟 Leung CW Tony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