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时尚

拿起与放下

朋友的先生最近因任职的公司经营不善裁员而失业了。在美国住了二十几年的他,几经考量,突然想转换跑道囘到故乡台湾寻求契机;孰料台湾的就业环境及人事变嬗并不如他预期中理想。失望之余,适巧北京方面有事求人;看着这些年来大陆经济发展蓬勃,商机处处,朋友遂建议她的先生将触角探向北京。

闻言,我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替这位乐观又善良的好友担惊,说:“你不怕他沦陷大陆吗!?”我所谓的沦陷,指的不是政治沦陷,而是感情沦陷,也就是,伊人在大陆有了新欢。

静观社会变貌,这多少年来,紧随着大陆市场的开放、经济起飞,有多少“但见陌头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的闺怨,在不同人的生命故事中接续不断地演绎?然而,乐观的朋友似乎并不担悸这样的伤痛会发生在她的身上,倒是他的先生对自己没信心,在海洋的另一端对朋友说,他不考虑去大陆谋职,因为他不想沦陷。说到此,我不觉感慨起人性的软弱,禁不住诱惑;又想起沦陷者背弃糟糠之妻时可能面对的自我挣扎与良心自遣,莫名的“妇人之仁”悲悯念头竟从心底升起,瞬时脱口快言:“换做是我,到了那儿,可能也会沦陷。”

朋友聼了马上接腔道:“你学佛了,你不会!”此言一出,诚如一记当头棒喝,刹时间,不觉为自己一时的妇人之仁感到惭愧,同时也点醒我学佛者当时时刻刻以悲智双运自持,才能在彷徨迷途困惑中保持清醒。有悲无智,又怎能秉持正知正见,深入佛法、获得利益?菩萨多情,菩萨多情为众生;众生多情,众生多情为自己。人们在面对爱情时,通常是自私的;婚姻外的情缘,其本质更是如此。当爱情这摧枯拉朽、摄人魂魄的东西一但发生,俗世间所有的道德、修为与教化,往往在瞬时间被弃诸于脑后,一个破碎的婚姻也就因此铸成。但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的情境,正是人性自私一面的最佳写照。

然而,任私心膨胀,建筑在他人痛苦上的欢乐,其精神伤害层面往往远超于始作俑者的想像之外。对糟糠之妻的伤害、对子女的伤害、乃至于对个人的良心自遣,及对个人社会形象的自我伤害等等,往往在无形中造成终生难以磨灭的创痕。

爱情如水,变动是其本质。夜夜共枕尚有同床异梦之忧,更何况海峡阻隔、分植两地?职场国际化后,商人重利轻别离的现象已非商人的专利;为了谋生或是为了理想,夫妻相隔各踞一方的事例,时有耳闻。旧时妇人嫁与瞿塘贾后,“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的感慨,竟是古今皆然。人世间对婚姻爱情的考验何其多,当夫妻间的爱情因着熟悉、习惯、平淡而激情不再后,得能维系婚姻关系于不坠的主要力量,我想,除了恩情义理,便是一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智慧与担当了。

人与人间的情份因缘,皆由于无明所覆,爱结所系;有人一生只爱一囘,有人则情障处处;而情缘若在婚姻外燃起,面对时,其挣扎与痛苦当易想见;因为,私心固然人皆有之,背叛,终究不是每个人既有的始意。然而,情关固然难过,若有智慧有担当,得能预见烦恼,看到因果,便不难在婚姻外的情缘挑动时,在拿起与放下间,悬崖勒马,做出明智的抉择了。@

文章摘自 《贝弗丽的风华日记》:http://blog.yam.com/winds_of_lavender/article/9923255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