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环团:苏花地质弱 铁路胜公路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先凤台北22日电)梅姬台风带来大雨重创苏花公路,已展开环评审查程序的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再度引起关注;但环团今天提醒,安全回家的路有很多选择,铁路的改善应重于公路。

国民党籍立委王廷升、杨仁福上午在立法院表示,每逢台风,苏花公路、铁路就会中断,显示苏花改有兴建的急迫性与必要性,政府一定要让花莲人有条安全回家的路。

已近80年岁月的苏花公路,自开发以来拓宽改善就不曾间断,公路总局统计近10年来每年都有因天灾而多次阻断。花东民众期盼能有一条安全回家的路,交通部考量“东部永续发展纲要计划”等相关计划,提出“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并已由环保署进行环评审查程序。

环保署表示,“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在环评审查前已进行2次专家学者咨询会议及1次预审会,先听取各方意见,显示开发单位慎重。10月18日已进行专案小组第 1次初审会,会中,环评委员要求开发单位补正资料。

苏花公路 (台9线)是花东地区往北的唯一公路孔道,最窄的路面仅3.5公尺,1980年代开始逐步拓宽,到1990年开放双线通车。

计划书指出,台 9线山区路段北起苏澳附近,往南经东澳、南澳、观音、谷风、汉本、和平、和中、和仁、清水至崇德,全长约77公里;计划范围的道路沿线地质状况不佳,多处路段常见落石、坍方致道路阻断。

由于无替代道路,且路幅狭窄无工作空间,因此灾害修复工程常需进行长时间的交通管制,例如2009年芭玛台风灾损,历经3个月才完成修复,期间管制每1小时单向点放,民众怨声载道。

苏花公路山区路段改善计划,以沿线肇事率最高的苏澳至东澳路段、坍塌频繁的南澳至和平路段、及易落石的和中至大清水路段,作为优先改善对象,利用长、短隧道及原路改善方式进行。

“化作春泥更护花青年行动联盟”发言人蔡中岳表示,今年凡那比台风来袭时,造成花莲农损新台币10几亿元,但苏花公路却未中断,因为做好事前准备,防患未然。此次梅姬台风路线不同,加上降下超大雨量,让地质本危险的苏花公路雪上加霜。

蔡中岳说,相较于苏花公路坍方严重,此次风灾北回线仅中断半天,主要在于铁路开发面积不像公路来得大,地质相对稳定;“安全相当重要,回家的路有很多条。”铁道运输的改善方案,相形之下更为重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