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赴港购物 避关税当场砸假劳力士

人气 27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1月18日讯】大陆物价高涨和人民币兑港币的利率差让深港两地人一次次地打着自己精明的小算盘,尽管最近关税征收趋紧,深圳人还是相当热衷于赴港消费。如今在深圳,不论是公司白领、购 物达人还是家庭主妇,都对赴港消费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赴港消费已经成为不少深圳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家中调味料清一色港货

《南方日报》报导,近两年来,李女士家中的调味料清一色全换成了港货,大到桶装色拉油,小到盐酱醋,全是在香港买的。“主要是买个放心,香港的东西质量有保障,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太令人担忧了。”而如今,在CPI一路上涨的情势下,每个月去香港扫货已经成为她的周末日常生活。如果有空闲,她甚至每个周末都出动去香港,除了吹风看海景SHOP-PING之外,顺手带回一些生活日用品,节省下来的钱也可抵消来回的路费了。“特别是一些香港本土品牌的调味品,价格差额非常大。李锦记的一瓶生抽,香港不到6块,深圳超市要卖近20块。”

“食盐,深圳2元一包,香港超市1.1港币。750毫升装的飘柔,深圳39元人民币,香港30港币。红富士苹果,深圳6元一斤,香港5港币。”这组数字在微博上的转发多达4,000多次,同时更引发了网友们广泛的讨论。而记者也发现,一些香港商家也闻风而动,开设微博发布一些最近的折扣优惠信息,吸引内地游客南下香港消费。记者在微博上看到,香港上水某商场目前的关注度极高,粉丝已逾2,000人之众。

自从深圳湾口岸通关以后,周末和家人去香港购物,已经成为小王和家人的一种习惯,而他表示,身边和他们一样的亲戚、邻居们也不在少数。
  
据了解,在靠近深圳湾口岸的香港元朗区,最多人去的屯门市广场,由多个大型的购物中心组成,那里主要是方便香港郊区市民,因此整体的消费水平就 比港岛、九龙要低一些。商家看到深圳市场的巨大潜力,还特别推出优惠,鼓励深圳人过港消费,最初购物满400元就赠送回程车票一张,现在由于前往的人数太多太频繁了,改成购物满800元才赠送。
 
为避关税当场砸假劳力士

借助赴港的便利购买日用品自用渐渐成为深圳人的一种潮流,日子过的舒心、省钱还高品质。但是对于许多专职代购人员来说,现在却到了最艰难的日子。阿曼(化 名)一年前看中香港代购名牌的生意,辞职在淘宝上开了网店,如今他也是两钻卖家了,但是近半个月海关严格征税以来,他渐渐感觉到压力,从专职代购改为兼职,现在已经主要去开展其他副业去了。

“最近找我的人比以前要多,可是货带不过来。”阿曼说,“其实海关一直很严,但最近查得很认真。”在他的淘宝店铺上记录平均一个月有10个成交记录,最近半个月以来只有2个。据他了解的同行,都感慨生意不好做了。

相比起来,代购LV等名牌包包是最多的,此外临近年底,黄金珠宝开始好卖了。客人来自五湖四海,在深圳的朋友要求代购的奢侈品多为包包、手表、鞋子、珠 宝,价格比较贵的东西多,而生活用品反而不是代购的主要目标。因为代购的物品随便一件都超过海关规定的5,000元以上的标准,因此阿曼每次过关都战战兢兢。

“以前包包我们是背过来的,包装袋通过快递公司寄回来,现在连快递公司都不收寄包装袋了,物品就更不敢寄了。”阿曼说,“关口的关员太严格,好多代购的店铺都在苟延残喘”。一网友从香港SASA化妆品专柜的网上商城购买的1,000多块化妆品,在邮局被全额征了600多元的税。因为海关新规,随身携带超过 5,000元以上自用的货品出关的时候需要申报,否则在入境的时候也有可能会以二手货品被征税。“最近确实是买来自用的那些人,都要打税,有人当场摔假劳力士,因为海关当是真货来打税。”

相关新闻
广州推周末香港扫货团
海外代购全球扫货  大陆有钱人新时髦
物价高涨 粤客南下扫货 港人回流
大陆游客香港扫货 十一业绩暴增3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