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

问题种苗 海南5千亩西瓜绝收 瓜农欲哭无泪

【大纪元2010年11月27日讯】海南省文昌、东方、乐东等多个市县的瓜农今年遭遇了“瓜仔长不大”的问题种苗,致使4700多亩西瓜绝收,全部瓜农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愤怒的瓜农们欲哭无泪。

问题种苗结出的异常西瓜

据人民网26日报道,海南省文昌农民符敦新是一名种了10多年西瓜的行家,但今年却碰到了种植难题:今年9月份,他在东方市新龙镇种下了55亩西瓜,刚开始长势很好,可在授粉后第九天,他却发现小瓜仔再也长不大了,而且颜色渐渐变黑……经专家鉴定,问题出在西瓜种子上。

在海南省乐东县、昌江县、陵水县种植西瓜的部分瓜农也遭遇了与符敦新同样的情况,涉及面积近五千亩,这意味着他们种下了希望却面临绝收,愤怒的瓜农们欲哭无泪。

当局承诺调查,还瓜农们一个公道。但到目前为止,瓜农们尚未拿到任何赔偿。

小瓜仔为什么长不大?

据符敦新介绍,今年9月8日,他从文昌的一家嫁接苗场曾某某的手中,用现金的形式,购买了2万株无籽西瓜种苗,每株单价为1.35元。他在东方市种植了55亩西瓜。

转眼间就到了授粉期,他依照多年的种瓜经验,精心进行授粉,“授粉后的第一天至第八天,小瓜仔都长得很好,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是到了第九天,情况出现了反常。”

第九天以后,小西瓜仔颜色渐渐变黑,以后不管怎么管理都不见长大。自家的西瓜种植出现异常,符敦新便四处打听,发现其他种植同品种无籽西瓜的农户也有同样的遭遇。符敦新称,他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买到了假种苗。

同在东方市种西瓜的韩泽春也遭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他种植的105亩西瓜,按照正常的长势,再过不久就可以收获上市了,但是令他感到莫名其妙的是,直到11月初地里的西瓜还没有拳头大,结果个小,斑纹变黑,奇形怪状……而紧邻的瓜地里的西瓜,虽比他晚栽种一个星期,但个个浑圆黑亮,每个西瓜基本都有7公斤重,可他瓜地的西瓜还不到半斤重。

“无籽西瓜”竟有籽

看着怎么长也长不大的西瓜仔,这些瓜农心急如焚,马上向东方市农业局和西瓜协会进行了反映,并请东方市公证处公证人员进行了公证以保留证据。东方市公证处出具的公证处显示,这些西瓜种苗结出的西瓜“个体不均匀,畸形,表皮黑绿相间,破开后西瓜呈红、黄、白色,有籽”。

其实,与符敦新、韩泽春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80户左右的种植户。他们经过多次采取补救以及其他管理措施,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可以说今年的西瓜歉收甚至绝收已成定局。

这些遭遇“瓜仔长不大”的瓜农,涉及到文昌、东方、乐东以及昌江等多个市县,种植面积达4700亩左右。

经东方市农业局了解:这些存在相同问题的西瓜种植户,使用的品种瓜苗均为“台湾新一号”无籽西瓜种苗。提供“台湾新一号”种苗的几个海南老板称,他们使用育苗的“台湾新一号”无籽西瓜种籽由福建厦门金博大种苗有限公司销售。

西瓜种子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11月初,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9名专家到东方现场调查后认定,这些瓜农种植的西瓜种子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专家组对在东方市种植的“台湾新一号”无籽西瓜进行认真对比:认定瓜农使用的“台湾新一号”无籽西瓜种子,如果和“新一号”无籽西瓜种子为同一品种,则判定“台湾新一号”为假种子;如果“新一号”与“台湾新一号”不是同一个品种,则判定“台湾新一号”品种适应性差,不适合在海南推广种植。

瓜农损失4千万元

符敦新称,每种植一亩西瓜,约需要6000元的成本,按照以往的收成,一亩西瓜产出一万斤西瓜,每斤西瓜一元钱计算,每亩西瓜的经济收入在1万元左右,但种子问题让这一切都化为乌有。全部瓜农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千多万元。

在专家认定问题出在西瓜种子上之后,种植受损的瓜农分头要求嫁接育苗场老板进行赔偿。但部分育苗场老板却不愿为此承担责任,他们认为,该西瓜种子是福建一家种子公司提供,赔偿也应该由种子公司进行赔偿。

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提供种苗的福建厦门金博大种苗公司表示愿意按照1000元/亩的标准赔偿受损农户。育苗场老板也同意对瓜农进行相应的赔偿,但不是现金方式,而是来年以种苗赔偿。

部分瓜农认为赔偿过低

瓜农符敦新11月26日表示,之所以不同意签订赔偿协议书,是因为相对于他们的投入而言,每亩2000元的赔偿额比较低,根本无法抵消此前的投入。那些签订了赔偿协议书的农户是不想再为此耗费时间和精力。

遭遇“问题种苗”的89户瓜农已经有64户26日下午签订了赔偿协议书,赔偿总金额约720万元。剩余没有签订协议25户瓜农中大部分为文昌籍种植户,由于育苗场与种植户之间意见差异太大,无法达成共识。

  

符敦新说,他们这些在海边沙地种瓜的农户由于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肥保水,因此投入成本更高,因此他们希望种子公司和育苗场能够提高赔偿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