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中国大学生大军求职困难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田清综合编译)通常是家庭中第一个完成高中以及大学学业的“傲一代”,雄心勃勃的中国大学毕业生,理应是推动中国从劳动经济转向未来白领经济这个大潮的一部分。但是,求职困难、工作竞争、低薪超时工作等等残酷现实,加上背负着父母过高的期望,许多年轻人感觉前途茫茫。

《纽约时报》11日报导,1998年,中国每年制造出83万名大专毕业生。去年5月,这个数字超过了600万人,而且还在增加。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却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吸收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许多年轻人背负着父母过高的期望,父母们耗尽积蓄提供孩子高等教育,希望未来有好生活。

“大学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提供”,批评中国教育体制的政治学家张鸣(Zhang Ming,音译)说。

没有受过教育而涌入工业城从事出口制造的中国农民工,因为现有劳力短缺致使工资上扬,目前这种蓝领阶级的需求量很大。

不过受过会计、财务和电脑程式训练的劳工似乎是无限量供应,而且他们的价值也在减低。2003年至2009年,农民工的平均起薪增长了近80%;同一时期,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维持不变,如果考虑通货膨胀,他们的工资实际是减少了。

中国的社会学家给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新名词:蚁族。这个词是他们庞大人数的参考——仅北京就有至少10万人,而且他们时常住在拥挤的寓所,只是为了辛苦地赚取工厂临时工的低薪。

虽然有一些毕业生成功找到好工作,许多毕业生受到连串的挑战和失望。生活就像狄更斯小说一样,每周辛苦工作6天后只剩下一点睡觉、吃饭和洗衣服的时间。

不过,许多新到职人员发现了更多障碍,只靠努力工作是无法解决的。许多他们在三级省级大学取得的本科学位在大城市得不到尊重。而作为农民或工厂工人的孩子,他们没有必要的社会润滑剂,也就是让暴发户或有政治关系家庭的后代道路更顺畅的所谓“关系”或个人人脉。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脱离成长期的庇护后,很快就碰上了官僚式的人口管理制度,俗称户口制度。这个制度拒绝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定登记人口所享有的住房和医疗补贴以及其它福利待遇。

人口增长浪潮已经使中国20至25岁这个年龄层的人口增加到1.23亿,比4年前增加了约1700多万人。

《商业周刊》报导,对吸收这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外国企业表示能力有限。“虽然我们雇用了很多的毕业生,当然我们更喜欢有工作经验的应试人,特别是在这种跨国、多元化的环境”,福特汽车亚太及非洲企业传讯总监黑尔(Trevor Hale)表示。

“老师们站着讲、讲、讲。学生们坐着听、听、听”,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说:“在教授实务技能时,我们过度强调理论而没有教好实际技能。”雪上加霜的是,传统上雇用很多大学毕业生的中国国有企业规模大幅缩小。

底线是:中国新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公司需要的技能,而且人数太多,这造成他们的低工资。

相关新闻
四千人争一个职位 中国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中国百万大学生就业难
外电﹕中国大学生是否过多?
中国大学生就业  平均起薪人民币2116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