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误踩地雷 上班族惨赔百万美元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靓慧报导)王先生(化名)是白领上班族,夫妻两人辛苦近十年,存下100万元美金定存,在理专的游说下,全数买了“很安全”的连动债,最后完全蒸发、一毛不剩。

王先生不接受银行提出的15%和解比率,向评议会递件,期望可获得更好补偿比率,最后得到的评议结论还不到两成,他痛批“银行、评议会都只想以一成、一成五的金额打发我”,因为忍不下这口气决定提告。

陈先生(化名)家族5人共投资一千多万元的连动债,全数赔到只剩零头,经由与银行多次交涉,银行仅愿意针对其中两位超过80岁、不识字的老人家,依据投资金额给予六成的补偿,经由家族讨论后,认为一旦二老接受,其他3人的投资要获得补偿的概率微乎其微,因此决定拒绝银行,5人均至法院提告。

根据银行公会评议委员会的观察,尽管多数投资人不满意评议委员会的补偿决议,但大多还是默默的接受银行的条件,主因在于,投资人自认没有足够的证据,让自己在法院胜诉,且多数投资人忙于工作,无力应付繁杂的诉讼程序;另有部分就是不肯接受,持续与银行周旋。

根据885法律网经理李国瑞的观察,连动债投资人中,真正的退休族、把全数退休金投入的投资人,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另外约有一半,是“还算有钱”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尽管亏损了几百万元,仍不至于影响生活,但因为咽不下这口气,这个族群中许多投资人决定提告。

另外一群人,则是“真正的有钱人”,在前年的金融风暴中,亏损了数百万、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但这样的金额,在个人资产中仅属“一小部分”,且这群人不是忙着赚钱,没空与银行周旋,就是小有名气、怕曝光,因此认赔也没有进一步的诉讼、求偿动作。

李国瑞分析,目前已经进入法院诉讼程序的个案有上百件,但胜诉的个案不多,主要原因在于,法院审理几乎都用“投资”的角度进行,而投资当然会有赚有赔;尽管有法官愿意就连动债的争议深入研究,但一般民众手中的证据却大多非常薄弱,所以必须取得更多的证据,才能增加胜诉机会。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