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不复返的故事

【乡土与文学──第五届济城文艺营.优秀作品选登】

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在大庭院的上空飘散着,白濛濛的一整片在眼前迷惑着我,像一团团的白云,我几乎就要将已跳在半空中的身子躺了下去。小手不停地挥舞,没一会儿,手上已扑满了轻柔软绵的翅膀,毫无重量却又借着徐风悄悄地在我手掌心中搔弄着,像是要报复我阻碍了它们乘风而去,禁不住咯咯地笑,我将手掌凑到了嘴边,缓缓地吹出一口气,欣喜地看着那蒲公英哗地一下子在眼前散开、跳跃着。我站在原地目送着它们翻墙而去,心里不知为何有惆怅在蠢蠢欲动,很快地,这一点不安马上被身后飘浮的泡泡抚平。

爷爷的老家位于嘉义高中旁的宿舍,随着国军撤退来台,就一直住在这当老师。大门口上斑驳的红漆,多少次我兴奋地将手覆上,吃力地推开。映入眼里的是一整片充满和谐气氛的庭院,再过去,已经在台北绝迹的纱窗门,拉开时会有小说里才会出现的“咿呀”的声音。我总爱在门口来回不停地拉,对这乐此不疲的我也总会被母亲责骂一番,然后被赶进那充满浓浓墨水味的屋子。

但待在屋里多无聊啊!窗外和煦的太阳和着蝉声不断呼唤我出去,表姐这个时候也常会站在门口,朝着我的脸吹泡泡,在灯光照射下,七彩的颜色占据了视线,一打开门,不得了!每个小孩子都正努力鼓起嘴巴制造彩虹。我顺手抢走弟弟手中的罐子就往庭院外嘉中前那一大斜坡上奔驰而下,想当然尔,紧接而来的就是一整排的泡泡和孩子们的嘻闹声,还有我弟的哭闹声。

坡底前面隔着马路那一整排矮红砖的屋子,墙上爬满了不知名的绿色植物,那是空军眷村。沿着巷弄走进去,里头可热闹地很,我们站在墙外喊着朋友的名字,不久就聚集一票小孩浩浩荡荡地在眷村里捣蛋,偶尔伴随大人们的叫骂,我们却笑得开怀。不知不觉中向晚已近,坐在杂货店前咬着从自家芒果树上摘下多汁黄澄的芒果,望着那像咸鸭蛋里橘红油亮的蛋黄,却又大的像颗橘子的太阳消失在地平线的那一头,才会各自回家。

而岁月不待,匆匆十几年飞逝已过,记忆中的那些朋友面容早已模糊不清,连名字也记不住。爷爷之后又北上定居,算一算,我有快十年没回嘉义了。

以前暑假回嘉义是必定行程。在那段时间,我享受着淳朴与单纯;灿烂的笑容无限供应,向往的童年也每每都会实现。十几年后,双脚踩着的那片土地还是一样熟悉吗?恐怕是,恐怕也不是。庭院内的芒果树早已被砍断,古早的红砖被迫整容呈现代的风貌,眷村已是废墟一片,人事已非,但却连景物也不复依旧。

就像那蒲公英,童年早已随风离去,抓也抓不住。眼里的无奈,再看到爷爷把过往伴着酒饮下,心痛的继续颤抖,不停息。◇

◎今年台北市成功高中举办的“济城文艺营”,主题为【乡土与文学】。会中邀请了张大春、焦桐(叶振富)、王琼玲、邱一新、阮庆岳、叶思芬、廖鸿基、许悔之、陈维寿等讲师,参与学生约80余人。参加学生多为北市各校语文类资优、热爱文学创作的学生。此次“文艺营”创作主题订为“○○○的故事”,希望学生从台湾乡土中撷取民俗、饮食、建筑、旅行等领域的印象记忆,展现仁厚悲悯的情怀,疼惜关怀乡土人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