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书评:领养中国女孩的故事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5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清怡编译) 美国知名女作家安‧胡德(Ann Hood)在她的新作《红线》(THE RED THREAD)序中写道:中国人相信,当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一根“看不见的红线”就已经将这个孩子的灵魂与那些所有将在他的人生中扮演某种角色的人牵在了一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华盛顿邮报》26,日刊载了Reeve Lindbergh对《红线》的书评,这本书主角是马亚‧朗格(Maya Lange)。马亚是红线领养机构的主管,帮助美国人从中国领养孩子。马亚曾经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失了自己的女儿,而且至今仍然自责不已。就在她失去孩子没多久,她就和丈夫离婚了,这种婚姻离异的悲剧时常发生在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马亚对别人很少谈及自己的过去,尤其对那些想要通过她寻求帮助领养孩子的夫妇。然而这些人都背负着自身的压力,他们通过马亚和领养机构相识继而开始建立起关系。

这些故事不是让人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阿里阿德涅(Ariadne,克里特王弥诺斯之女,曾用小线团帮助忒修斯逃出迷宫),而是让人想到佛教中一则关于一位悲痛的母亲乞讨芥菜籽的传说。佛陀在世时,有一位母亲因为孩子一出生没多久就往生了,所以痛不欲生,她抱着孩子到处去求救,希望孩子能够复活,最后求到佛陀面前,佛陀告诉她必须向没有死过人的家庭乞讨到一把荠菜籽。可是她从日出一直到日落还是两手空空,荠菜籽家家有,可是未曾找到没有死过人的家庭。最后她明白了,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愈她死去的孩子,而且并不是只有她失去了亲人。

《红线》不仅讲述了马亚的故事,而且还讲述了六对想要领养孩子的夫妇的故事,其中包括马亚的一对亲密的朋友迈克(Michael)和埃米利(Emily),他们的婚姻因麦克恼人的14岁女儿而受到影响;还包括耐尔(Nell)的故事,她是一位颇有成就而且争强好胜的女性,她比她的丈夫更想要一个孩子;另外一对夫妇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但孩子却患有被称作“脆弱 X-综合症”的智力缺陷。

在这些故事的背后,还有五个来自中国湖南的家庭的故事。而这五个家庭正是《红线》书中所讲述的被领养孩子的背景。一位母亲在家里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她必须把这个孩子送给别人;一位贫穷的未婚母亲把她的孩子放在了公园里,还在毯子里塞了一个地瓜,希望她的孩子碰上好运;还有一对夫妇打算留下他们的孩子,但是却发生了不幸。

《红线》把这些中国故事巧妙而轻松地穿插起来,在书中使用斜体字印刷,以非常平静的、类似讲述民间故事的口吻呈现出来。但是故事也颇具深意:失去孩子的母亲可能领养失去母亲的孩子;一个小女孩失去了一个婴儿妹妹,但是另外一个小女孩可能因此而得到一个婴儿妹妹;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些孩子曾经被她们的生母所嫌弃,只是由于意外的情形而做出迫不得已的选择,就像那些想要领养孩子的美国夫妇遇到意外而不得不做出选择。

最后,还是孩子们为这些家庭、为这本书的结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人感到踏实、看到了希望。这些故事线索穿插在一起,将过去抛在脑后,而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他们的生活都能够重新开始,获得新生。这是一个很细腻且不同寻常的关于领养孩子的故事,层次多面,娓娓道来。

《洛杉矶时报》报导指出,从另一个角度讲,胡德女士自己在面对世俗的命运时,也在积极努力地克服困境。她理解书中主角马亚所经历的痛苦。作者本人的经历和她的性格特点不经意间自然流露于书中。胡德女士和她的先生曾经在2002年失去了一个5岁的女儿Grace,因咽喉感染而死去。Grace死后的第三年,他们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领养了一个孩子,取名安娜贝勒(Annabelle)。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人领养中国孤儿
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面临的文化议题
被领养的中国小孩在美国的认同问题
外电﹕肥胖单身年纪大 不能领养中国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