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红水河在呻吟(46)平班水电站

六、红水河三级水电站——平班水电站

平班水电站是红水河十大梯级水电站第三级,上接天生桥二级电站,下接龙滩四级电站,2001年底开工,2006年竣工,总投资20亿元。淹没搬迁人口5,000人(坝高只有约40米),包括广西隆林、贵州安龙、册亨。因为淹没面积小,搬迁人口少,我并没有把平班电站移民状况作为重点了解对象。

约在2000--2001年,隆林某位50岁上下韦姓村民(已忘其姓名)找到我,他和江北岸册亨纳也村签订协议,承包60亩土地栽种猫豆。一年后,时任贵州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杨某某(黔西南州共青林场场长,92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以已经解体的“巧马林场”为名,到江北岸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桉树,其目的只是为了平班电站淹没后套骗补偿款。

杨某某“承包”土地的手法如同他在册亨双江区“584”造林工程获取土地的方式一样(“584”工程一节有叙述),韦某某60亩全被划入“巧马林场”桉树基地。韦到各级政府上访告状,我对他说:“你要告他,除非你和纳也村的村民一起联合起来,才有一点点希望”。他说:“他有政府撑腰,那些村民都怕他,我回去和他们商量一下,看他们愿不愿意”。他回去后我就没再见到他,几年过去,我多方打听,听说他已过世。

杨某某到江边侵占土地引起巧马镇政府不满,镇政府于是借故抓计划生育,把杨某某请来的民工赶走,并焚烧民工工棚。杨带人来摄像,大做文章,几位镇领导斗不过,书记、镇长、人大主席都被调离甚至降职处分。我不知道平班电站淹没,那些“桉树”基地怎样补偿。

平班电站总投资20亿,搬迁人口5,000人,移民补偿有一亿左右,只占总投资的二十分之一,可是电站开工已近5年,主体工程也几近完工,许多补偿款还没有落实。不知移民补偿款是平班电站没有如数支付给地方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已得到补偿款而没有支付给移民,移民们忍无可忍,2006年,平班电站库区安龙、册亨移民去冲击平班电站办公地点,把办公室的玻璃门、办公桌椅等毁坏。后来陆陆续续兑现一些补偿。

新开田:平班库区原是土地肥沃的甘蔗主要产区,江边、河边的水田大多都种植甘蔗,甘蔗田补偿补偿21,600元/亩,包括土补费和青苗费。青苗费已兑现,土补费未发放。政府在一些坡地上开挖“新开田”,用这些新开田作为被淹田地的补偿。

在册亨者告村,有一些移民没有去耕种政府分给的那些新开田。一是面积不足,如者告陆老师家,被淹2亩田,分给的新开田也算作2亩,可是实地丈量时只有0.5亩;二是新开田在山腰而不是在河沟边,“那些田小块小块,有些又没有水源,土质全是黄泥巴,即使年年施肥,五年、十年也赶不上我们原来的田”。也有一些移民没法,“你不要,他们又不给土补费,不种那些田能吃什么”?

县府在者告公路边推场平,准备把册亨双江镇纳牙龙滩电站移民迁到此地,平班移民不要的那些新开田正好可以转卖给龙滩移民。场平已推平,田地也已“安排妥当”,可是纳牙移民不搬到者告,要是当初让纳牙移民先到那地方看看,政府还有必要在那儿推场平吗?某些人包里胀鼓鼓,场平、新开田浪费掉的就有数十万上百万啊。县府又打算把“新开田”转给准备从孔屯山上搬迁下来的生态移民,不过他们还没有迁到此地。不要“新开田”的平班移民的土补费还“躺”在银行里。

面积:甘蔗青苗费已兑现,平班移民们不清楚那些补偿面积是否就是被淹的实际面积。在顶风组,移民站说他们甘蔗田面积是76亩,移民们不相信,水未淹上来时,他们去实地丈量有98亩,后来移民站说:“喔!表上你们甘蔗田是96亩,就按96亩补偿吧”,“你们的水田是13.27亩”。说多少就是多少,移民们想去丈量水田时,水田已经“沉入”水底。

荒山等补偿已经打到村组账号上,镇干部、村组干部说:“那笔钱不能分,要用作公益基金”。

贵州盘县--广西百色的盘--百公路(主要运输煤炭)经过顶风组有好几公里,有一位姓汪的安龙人几年前到那儿承包,后来盘--百公路所得青苗费、土补费全被他领走,也许村组干部捞了一些好处。顶风组是平班移民,他们田地、荒地被平班电站淹没,他们土地被盘--百公路征用,村民们得了几多钱?

价格:平班水电站移民还有一大难问题,要解决的话犹如从身上割下一块肉。

2001年10月开工的三级平班电站和2001年7月开工的四级龙滩电站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工,又属同一河流、同一地区,淹没价格应该一样。龙滩库区水田19,960元/亩,甘蔗田21,504元/亩,砖混结构444元/㎡,砖木结构352元/㎡;而平班库区水田10,460元/亩(少9,500元/亩),甘蔗田21,600元/亩(包括青苗费),砖混结构350元/㎡(少94元/㎡),砖木结构280元/㎡(少72元/㎡)……领取补偿款时,移民部门说:“等到龙滩价格出台,再按照龙滩价格补给你们差价”。

平班电站5年前就开始发电,竣工也有三年,龙滩价格表在2006年6月就全部印发到移民手上,可是平班移民去问时,“档还未到”。

想要那差价,非脱几层皮不可。(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