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人物

6年拜师 台湾舞蹈家推广印度舞

【大纪元1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连续6年亲炙印度古典卡萨克舞国宝级宗师马哈拉,台湾西瓦印度舞团团长Ricky明天返台继续推广印度舞。他表示,“学得越深入,感觉背后东西越多,永远学不完”。

抵新德里3个月,刚结束进修课程的Ricky预定明天返台。这是他连续第6年,在秋或冬季前往卡拉希兰传统舞蹈音乐学院(Kalashram Institute)修习卡萨克(Kathak)舞。他在离印前接受中央社记者采访作以上表示。

多年前在运动俱乐部教有氧舞蹈的Ricky,因服兵役而顿失原有舞台;没想到退伍当天看了印度爱情悲剧片“宝莱坞生死恋”(Devdas),让他的舞蹈生涯重新绽放生机。

“宝莱坞生死恋”曾一举囊括2002年印度“电影观众”(Filmfare)杂志10项大奖,堪称全球最知名的印度歌舞电影之一。卡萨克舞当代第一人、印度国宝级宗师马哈拉(Pt. Birju Maharaj)当年受邀为这部歌舞大片编舞。

Ricky坦承,2005年退伍之前,他对印度舞蹈其实非常陌生,直到看了“宝莱坞生死恋”里改编自古典卡萨克舞的歌舞场面,才惊为天人,“第1次知道有那么好看的舞蹈”!

他说,当时在台湾根本找不到人学习卡萨克舞;上网找到的所有资料,最后都可追溯到马哈拉。他于是主动发电子邮件到马哈拉的官方网站,并在当年9月飞抵新德里卡拉希兰传统舞蹈音乐学院,亲炙印度国宝级宗师。

每年抵印进修3个月的课程安排,一晃眼便过了6年。

只身抵新德里学舞,最大挑战是什么?他说,由于印度古典舞蹈许多大师年纪很大,并不习惯讲英语;就算讲英语,也带有印度口音,因此语言障碍是初来乍到时最大困难。

“还好磨久了总算听得懂一些印地语(Hindi)。”现在,只说印地语的马哈拉说上、下、左、右、转圈时,Ricky都能下意识地做出正确动作。

语言障碍之外,食物也是问题,“本地食物口味重,90天都吃印度菜的话,怎么受得了”?另外,他说偶尔也会想家。还好通讯方便,他常打电话回家跟妈妈说话,一解思乡之苦。

Ricky说,古典印度舞讲究基本功夫的训练,“是慢功出细活的舞蹈”。即使5岁就开始学卡萨克舞,73岁的马哈拉还是常对他说,“这是1条很长的路,后面还有很多东西在等你”。Ricky答应每年都来进修。

许多台湾人觉得古典印度舞“很美、很华丽”,加上受到部分现代舞蹈的影响,Ricky表示,“大家都希望速成地学好1支舞”。这是他在台推广古典印度舞时经常碰到的情况。

另外,由于台湾政府的艺文经费补助对象,常是国内知名舞团或传统民俗演艺团体,类似西瓦印度舞团这种旨在推广世界文化的艺文团体,很难获得经费补助。Ricky说,教舞和演出是西瓦主要收入,“但每年经费举办1次公演,就烧光了”。

尽管如此,他仍规划今年9月初在台北市政府亲子剧场举办公演,准备将16世纪蒙兀儿(Mughal)王朝宫廷舞蹈搬到台北。本次印度行,他特地前往所学舞蹈派别发源地北方省(Uttar Pradesh)省会勒克瑙(Lucknow),缅怀当年蒙兀儿宫廷内的卡萨克舞音乐舞蹈学校。对于即将呈现的舞码,他要大家拭目以待。(本文附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