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挥别浮沉 金门大桥迈向骄傲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 8日电)规划连接大、小金门的金门大桥案,金门人曾讥为“选举浮桥”。经过18年的选举浮沉,现在确定9日动工,预计5年后将成为金门与国家共同的骄傲。

“金门大桥”兴建案,缘起于民国 82年4月12日金门县临时县议会第 3次临时会决议,通过建请中央兴建金门大桥案、并列入六年国建计划经费。从此,地方开始构筑建桥的美梦。

从大金门的水头码头距离俗称小金门的烈屿乡,相距约1800公尺,仅一水之隔。

金门县长李沃士表示,大、小金门往来使用交通船,时间约30分钟;金门大桥若通车,以行车时速60公里计算,开车往来小大金门只要约 5分钟,可大幅拉近两地距离。

另外,金门县临时县议会当年提出兴建大桥案,适逢金门解除战地政务军管不到半年,金门民意代表发出金门人心声,也凸显当时人民当家作主的氛围。

金门县政府顺应民意,在2 年后提出金门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北路廊方案,也就是由大金门湖下到小金门后头;金县府并将报告陈报交通部,让建桥有了清楚方向,但也开启了金门选战常打“桥牌”议题的大门。

金门大桥案会变成“选举浮桥”,其来有自。因为,自从建桥案提出后,每逢县长、立法委员选举、甚至总统大选,蓝绿阵营候选人及助选人马到金门争取选票,都不能免俗地提出支持建桥政见。

不过,选举到了,桥就浮出来;选举过后,桥又沉下去,不断地让金门人心痛。尤其是,让期盼大桥最迫切的小金门人,有一再受骗的感觉。

烈屿乡长洪成发表示,烈屿乡在民国85年发起万人连署建桥运动,民国97年乡民投票更有高达93.23%的支持建桥比率,但过去始终盼不到第 1座桥墩放下去,“金门大桥被讥为选举浮桥,就是小金门人最沉痛的声音”。

不过,金门大桥案在选战中浮浮沉沉后,终于要浮出水面。总统马英九在民国97年赢得总统大选,在金门囊括95.13%的选票;在二次政党轮替下,让金门大桥案浮现曙光。

其后,马总统到金门进行竞选国民党主席的政见说明会、主持古宁头战役60周年纪念活动及为国民党提名的金门县长候选人李沃士辅选时,先后明确宣示“金门大桥不再是选举浮桥”;李沃士顺利当选县长,更让金门人吃下定心丸,感到美梦即将成真。

在李沃士与中央积极联系、金门籍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穿针引线下,行政院于民国99年 3月19日核定金门大桥计划,让10多年建桥案终告尘埃落定。

即将在 9日动工的金门大桥,根据交通部通过的规划案,路线是大金门湖下到小金门后头,全长5.34公里,跨海部分长约4.78公里,比澎湖跨海大桥还长,为台湾地区最长的跨海桥,预估建设经费新台币约57亿元,由中央投资2/3、金门县政府负担1/3。

金门大桥定位为“观光为主、交通为辅”,由国道新建工程局负责兴建,采脊背桥造型,桥塔设计是高粱穗心型式,具有金门特色。

李沃士表示,金门大桥通车后,以行车时速60公里,开车往来小大金门,只要约 5分钟,大幅拉近两地的距离,并创造观光效益和带动地方发展,“金门大桥将是金门起飞的指标”。

金门大桥终于要动工了,从“选举浮桥”到打造国之大门,这一路走来,金门人的心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美国加州旧金山有座知名的金门大桥(GoldenGate Bridge),金门人也期盼,5年后的金门大桥,成为金门和国家共同的骄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