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典故

自警之铭文 “座右铭”之由来

中华传统文化素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闻名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内涵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座名铭是其中之一。历代官吏、儒士通过撰写座右铭以表达自己对修身处世的观点和体会,以铭、箴、戒、训等文体,内容涉及处世、养性、居官、治学、家教等人生的各个层面。

座右铭溯源

“座右铭”一词典出于《文选.崔瑗》。东汉著名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人,为著名学者崔骃之子。年少时即抱负宏远,睿智好学,知识丰富,但行事欠谨慎,好凭意气用事。

一日,其兄崔璋被人杀死,崔瑗闻之气冲牛斗,不顾邻人再三劝谕,手刃其仇,由此闯下大祸。按汉律,杀人致死者偿命,崔瑗于是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以致大祸,吃足苦头,遂作铭文置在座位的右侧,谓之“座右铭”,用以自戒。

一般来说,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书写或刻印并置于座位旁边,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的言行。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牅皆格言也。” 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座右铭和“欹器”

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欹器”的器皿,也常被称做“歌器”。

欹器是一种灌溉用的汲水罐器,据古书记载,欹器也被作为盛酒器使用。欹器有个特点:未装水时略向前倾而无法端正放置,即使把它扶正后,一放手它又会重新歪斜在一边,这就是所谓“虚则欹”;待灌入一定量水后,罐身就会慢慢竖直起来,并可端正地摆放在那里,这就是“中则正”;而一旦灌满水时,罐子又会一下子倾覆过来,把罐中水全部倒出来,尔后又自动复原,这就是所谓的“满则覆”。这种欹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

相传,“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欹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欹器,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时就将此器皿放入其中供后人祭拜。

满则覆 中则正 虚则欹

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到庙里来拜祭,见到这种器皿,觉得很奇怪,于是就向守庙的人打听。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孔子于是想起了有关齐桓公的故事。

他指着欹器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又会倾覆。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不可骄傲自满。”说完,他就让学生取来水倒进欹器。果然一切如孔子所说。

孔子很感慨地说:“唉!哪里有满了而不翻倒的呢!”回到家里,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

清代紫禁城里也曾摆设有欹器,是清朝皇帝借欹器“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的特点喻示“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并以此警戒自己。

后来,人们可能是感到用文字更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多用铭文代替欹器放在座右,于是,就成了名符其实的警戒和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了。@*